
China Mobile Performance Meeting: DeepSeek's demand adaptation has increased geometrically, and mobile cloud is expected to grow well next year

中國移動面對全球電信行業放緩,正全面轉型為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現在對標的不僅是全球運營商,更是全球科技創新公司。公司確立” AI+ 行動計劃”,以” 九天” 大模型為核心構建 AI 能力,加速算力基礎設施建設,2025 年將提升算力投資佔比至 25%。在 DeepSeek 引發的 AI 熱潮中,公司 GPU 利用率增長 3 倍,預計明年移動雲增長良好。對投資者而言,公司計劃在 2026 年提高派息率至 75% 以上。
20 日週四下午,中國移動公佈 2024 年年度業績報告。
面對傳統通信需求日趨飽和,國外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不利環境,移動董事長表示,公司增長預期向好,因為國家宏觀基本面向好,經濟發展變化如新興產業、穀子經濟、智慧城市的興起,最重要的是以AI 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信息服務增長空間。
董事長強調了 AI+ 時代的重要性。他表示,十年前互聯網 +,五年前 5G+,現在我們進入了 AI+,AI 可為公司帶來巨大增長空間。萬物互聯成為 AI 今後更多訓練數據來源:
“現在大家説 AI 訓練數據資源有點匱乏了,該使得都使差不多了。接下來數據來源是什麼呢?第一個萬物互聯,實時數據隨時產生。第二個 AI 自動生成數據,又形成了新的數據來源。”
管理層指出,公司現在發展定位為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要做 AI 領域的台積電,加大 AI 投資規模:
“信息服務把我們整個發展空間大大的拓展了,我們現在對標的不僅是全球運營商,更是全球科技創新公司。2025 年,中國移動計劃在算力領域的投資為 373 億元,佔資本開支的比例提升到 25%。”
中國移動表示,自 DeepSeek 上市以來,公司 GPU 資源利用率增長 3 倍。管理層透露:
“DeepSeek 爆發後,客户整體需求量正在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因此,預計明年整個 AI 帶來的雲計算業務,包括移動雲的增長,呈現良好增長。
對於投資者關心的回報問題,管理層表示中國移動自 2002 年開始每年派息兩次,派息率從 20% 增長到目前的 73%,並計劃到 2026 年提高至 75% 以上。
以下為問答全文:
Q1:整個電信行業全球性放緩,請企業管理層介紹一下,今年移動對增長的預期是怎麼樣的?
A1:這幾年面對不斷複雜多變的外部的環境和形勢,公司一直在與時俱進、轉型升級。到現在公司其實已經進入一個關鍵時期,就是戰略機遇期、動能轉換期、改革共建期,要看項目發展態勢,有什麼預期,其實跟這個關係非常大。
首先是戰略機遇期。公司發展面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這對公司發展至關重要。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個大方面是國家宏觀經濟基本面向好,包括我們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產業體系和豐富人力人才資源,同時目前也具有需求升級、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廣闊的增量空間。特別現在正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並出台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來拉動增長,所以這是一個大的基本面,所以公司發展要放在這樣的一個大的環境。
第二個大方面是經濟社會發展又開闢了信息服務的新空間。在剛剛介紹的這樣一個宏觀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對我們信息服務這個是有非常旺盛的需求,這裏邊也體現了這麼三個方面:
1)經濟質態變化,現在國家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數實融合,所以激發巨大的信息服務的市場空間;
2)消費需求的變化,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銀髮經濟、穀子經濟、信息消費日益興起;
3)智慧城市、數字政府不斷的提速升級,公司這幾年其實在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案例,我們對幾個省,做全省數字政府建設。整個總規劃、總設計、總集成,這個發展空間也是一個新的空間。
第三個大的方面是以 AI 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產業變革也帶來了巨大的信息服務新空間、新機遇。AI+ 時代已經全面到了。十年前互聯網 +,五年前 5G+,現在我們進入了 AI+,大家已經看到了對各行各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這裏面也從三個方面來體現公司新的增長空間:
1.重塑數智生活新方式。大家看到信息消費的新三樣,已經非常明確的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各種信息消費已經呈現了非常旺盛的一個需求。
2.重塑生產工作的新模式。“AI+DICT” 成為新的服務,數字孿生這些新的生產模式也加速普及。今後這個就會形成人和 AI 的深度協同的新的工作模式。
今後可能老闆創業,老闆是碳基生命,那個員工就是硅基生命,他就不用像過去一樣他僱幾個數字人,而且今後這數字人還是已經是豐富多彩的數字人了,不是光是電腦這些,而今後具身智能機器人已經可能就會成為碳基硅基,大家同在一個團隊裏邊,所謂的這些都是 AI 帶來的新的發展空間。
3.重塑社會治理模式。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為一體,今後萬物互聯。而且 AI 要發展真的一定要萬物互聯,這成為了今後更多的數據來源,現在大家説 AI 訓練數據資源有點匱乏了,該使得都使差不多了,當然接下來數據來源是什麼呢?第一個萬物互聯,實時數據隨時產生。第二個 AI 自動生成數據,又形成了新的數據來源。
總的來説,這是公司發展的機遇的三大方面。
其次是動能轉換期。公司或者行業發展面臨着諸多的壓力挑戰,也急需不斷地轉型升級、動能轉換。我們必須要能夠比較清醒地認識到這方面。主要從這兩個方面來看:
一個從宏觀經濟來看,國際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不確定性。我們可以看到不確定性比頭幾年明顯的增多,所以可能帶來的產業鏈、供應鏈都會發生個一些新變化。
再一個從國內來看,經濟運行也仍然面臨着不少的挑戰,不少的問題。例如有效需求不足,消費不振,包括有些企業經營困難,拖欠賬款。大家看到咱們這個報告裏面看到,我們的應收款比上年增長不少,這是大環境,它就客觀上就帶來這樣一種東西。
第二個從產業或行業發展來看,我們感受得非常深,傳統通信需求日趨飽和,而新興信息服務市場空間廣闊,但是需求還需要不斷地培育、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創造。第二曲線、第三曲線還真的需要我們靠不斷地創新推動。
大家看到現在是衞星互聯網、具身智能、 AI 等等,整個大行業正在迎來數字化革命的新的浪潮,所以如果公司跟不上這個這種節奏,這種趨勢,會面臨逐步面臨被淘汰或邊緣化風險,而且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所以我們管理層天天就得看又有什麼新技術,又有什麼新變化,又出現什麼新模式,這是我們必須的。這是整個產業的角度。
再一個大家看到傳統通信這塊同質化競爭,底下打得不亦樂乎。跨界競爭也呈現了多元化、多變的競爭環境。所以我們要看到這樣的一些變化,這個轉型升級,對吧。我們就要清晰我們現在面臨的整個的大的環境,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
第三,面對這些機遇挑戰,公司也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也急需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我們內部開會,我們也是問題導向,公司現在面臨的問題短板都會實事求是。我想這是我們從發展來看,有這麼三個方面需要我們很好的清醒的認識。
當然經過多年發展,公司也具備了良好的發展的基礎,一方面公司戰略清晰,策略有效,執行有力。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積澱,也奠定了良好的發展的基礎。大家看到整個發展的包括財務狀況都十分的健康穩健。
所以我想從這幾個方面把我們現在面臨的形勢給大家一一介紹,我們面對這樣的一些形勢、機遇和挑戰,公司發展其實非常明確。簡單來講,就是按照 “一二二五” 戰略實施思路,全面實施三大計劃,持續推進三個深化,着力落實三大任務。
其實這些內容我們這幾年也不斷地在講。我覺得 “一二二五” 最關鍵的就是我們發展定位,叫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信息服務把我們整個發展空間大大的拓展了,科技創新是解決動力問題和創新驅動,我們現在的對標不僅和全球運營商對標。我們現在就是和全球科技創新公司對標,包括從科技創新的投入到整個產品的研發、管理。
我想這是從我們大的來講,三大計劃我不再重複了,剛才都做了介紹。三個深化,深化改革攻堅,創新突破。第二個深化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第三個深化精細運營、精益管理,而三大任務就是數智化生活、數智化生產、數智化治理。實際就體現了公司 CHBN 四大板塊全覆蓋。
在這樣的一個大的發展戰略下,對於今年預期,我們就明確叫今年努力實現收入增幅穩步提升,利潤良好增長。對未來兩到三年,發展和機遇並存,公司穩中求進,力爭實現收入、利潤良好增長,收入規模保持全球運營商首位,盈利能力保持全球主要運營商的領先水平。
Q2:公司有什麼措施來保障增長?最近人工智能 DeepSeek 是很重要的一個話題,想了解一下公司在 AI 方面有什麼樣定位和發展策略,另外成長的這個目標是怎麼樣?
關於 AI 的定位和發展的策略,是公司整體戰略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和佈局,是驅動公司實現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最重要的驅動力。
首先關於 AI 的定位,公司對 AI 的定位是三者:供給者、匯聚者和運營者。供給者是加快 AI 核心能力的鍛造,全方位提供算力、數據、算法的供給能力。匯聚者是促進 AI+ 產業的融通,增強 AI 生態的匯聚平台能力,打造大模型訓練、評測、產業創新三大 AI 基地。運營者是深化 AI+ 應用賦能,面向千行百業、千家萬户、千城萬區提供一體化服務和應用。這是三者的定位。
AI 發展策略核心,就是 “AI+ 行動計劃”,AI 時代隨着技術進步,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重塑:重塑數智生活方式;重塑生產運營模式;重塑社會治理形式;重塑科技創新範式。
中國移動作為科技創新型公司,在 AI 領域的 “AI+ 行動計劃” 中進行了以下佈局和探索,並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個是不斷深化 AI+ 能力佈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建強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構建了兩個萬卡集羣。
第二個錘鍊人工智能核心能力,主要是打造打造 “九天” 通用大模型,該模型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第三個是匯聚優質人工智能產業生態,主要是構建 “九天” 生態匯聚平台,開放大模型訓練基地、評測基地和產業創新基地。
第四個是鍛造高層次人工智能人才隊伍,“九天” 大模型團隊擁有上百位博士,且 “九天” 人工智能團隊入選 2024 年度央企楷模。
第二個方面 AI 應用創新方面是多點開花:公眾領域推出了 24 款 AI + 應用產品。政企行業領域推出了 39 個 AI+DIC 應用,加速向智能服務全面升級。
至於未來的策略與佈局方面,公司緊緊圍繞上述三者定位和 “AI+ 行動計劃”,秉持開放共贏的合作生態,來推動 AI 領域共同發展,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增長動能。
Q3:2024 年,公司在算力儲備方面增速較快,自建算力已達到 29EFLOPS,第三方可調度算力也有 30EFLOPS。那麼在今年 Deepseek 爆發之後,中國移動憑藉領先的科技實力和雄厚的資金,算力資源的調度情況是否發生了邊際變化?當前客户對算力的需求情況如何?公司如何看待未來該業務的盈利性?
在未來的算力規劃方面,2025 年的 CAPEX(資本支出)計劃將如何安排?整體 CAPEX 的結構會呈現怎樣的特點?
自 Deepseek 上市以來,開啓了技術創新、算力發展和場景應用的新階段,同時也讓技術和經濟的規模效益逐步顯現。基於這一點,中國移動積極擁抱市場,與客户一起推動 Deepseek 的各種配置和適配。
在這過程當中,自 Deepseek 上市以來,我們 GPU 的資源利用率增長了 3 倍,雲資源的售賣力提升了 2 倍,且這一趨勢每週都在積極變化。
第二個算力資源佈局方面,一方面我們適度超前佈局算力資源,中國移動從 2021 年開始,在總體資本開支複合增長下降的情況下,算力投資規模卻在提高,算力投資規模達到了 1300 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13%。2024 年,中國移動全網的智算算力規模達到了 29.2EFLOPS,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第二個方面是我們繼續加大算力投資,2025 年,中國移動計劃在算力領域的投資為 373 億元,佔資本開支的比例提升到 25%。同時公司將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動態調整算力資源建設的結構,一方面的把公司持續推進公算資源融合,着力提升存量資源的使用效率。
另外一方面加快構建新型智算資源佈局,對比方面的投資將大幅增加,因為我們今年公佈的大於 34 億 EFLOPS 主要是以預訓練資源為主,而推理資源將根據市場需求不設上限,這是關於這個投資這塊。
第三個持續加大 AI 投資規模,公司近兩年的 AI 直接投資規模已超過 120 億元,2024 年同比增長超過 10 倍。2025 年,公司的 AI 直接投資規模和佔比將繼續提升,這是資源的情況。
Q4:2 月底,總理調研了中國移動創新中心。請問總理對此次調研提出了哪些要求?
2 月份,總理對中國移動等三家通信企業進行了調研,並在公司召開了座談會。重點向總理報告了 6G 研發、算力網絡研發以及人工智能研發和使用的情況。總理對我們這個行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總體來講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
一個是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希望央企能夠發揮更大作用,推動科技創新。第二個大力發展嶄新產業,大力發展展新質生產力。第三個是推動數實融合。第四個就是構建更加堅實的信息基礎設施。第五個方面是具體工作指示,包括對人工智能發展的具體要求。其實總理這些要求與公司的發展重點,如三大計劃、三個深化、三大任務,完全一致。
所以我們經常就開玩笑講,因為整個現在公司發展你要放在大的宏觀環境下,整個國家發展的重點,老百姓他的需求是什麼?這就是市場導向,所以我們整個公司發展就是要滿足這樣一些需求,所以大家看到了信息消費新三樣,我在去年就在不同的場合講到,我們要推動信息消費新三樣不斷的落地,大家也看到了這次政府工作報告裏邊就已然把這個三個方面寫入了政府報告裏面,這些方面跟我們發展的重點,也跟下部的市場空間完全是相吻合的。
Q5:關於雲計算業務,我看到 2024 年移動雲取得了超過千億的收入,且實現了超過 20% 的良好增長。我想問一下,2025 年的增長目標是怎樣的?尤其是 DeepSeek 出現之後,是否看到需求方面有加速增長的趨勢?
在雲計算業務方面,中國移動在 2024 年取得了顯著的增長,增長主要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個是智算 IDC 建設,第二塊是智算服務的提供,智算服務主要面向三類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
第一部分的客户是中小企業,主要提供海量的優質應用。
第二部分的客户模型廠商及初創企業客户,主要提供算力和平台服務。
第三部分客户是央國企及大型企業客户,提供從算力平台、模型開發、數據應用到基礎運維的一體化服務。
那麼除了這兩部分以外,還有一部分是標準化產品,這部分的收入也實現了增長。
那麼自從這個出來後,我們也做了一些數據統計,在推出的第一週,每天的 Token 調用量幾乎翻一番,從第二週開始,每週的調用量翻一番。總體 GPU 利用率從原來的 20% 增長到了 68%,整體資源售賣率達到了 77%,增長了 40 個百分點以上。
還有接入的客户分為三塊,一塊是 60% 的客户選擇通過超融合一體化部署,有 30% 的客户選擇裸金屬部署方式,10% 的客户選擇公有云的調用方式。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客户整體需求量正在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因此,對於明年整個 AI 帶來的雲計算業務,包括移動雲的增長,我們是良好增長。
董事長補充:關於你剛才提到雲計算,雲的發展,因為雲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也是承載各類信息技術應用的信息基礎設施。這是從國家的這麼大的環境下的,我們公司也已經把雲作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也是最重要的重點的業務,也是公司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大家這個還記得我們 19 年,我們當年發佈的雲的收入是 19 億,大家看到了去年我們超過 1 000 億,從這個收入的變化就能夠看到公司對雲多麼的重視,那麼發展到今天我們又與時俱進。所以在此之前我們在我們內部開會,我就講,我説我們能不能雲計算升級,叫雲智算,它什麼概念呢?就是把原來雲計算的各種技術再和現在的智算,再和現在的 AI 技術相結合、相融合,然後形成雲智算以後可以提供算力、模型、數據、生態、應用、工具等相關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如果我們説的簡單點兒,就是把原來的所謂的雲計算三層架構(IaaS、PaaS、SaaS)全面升級為 AI + IaaS、AI + PaaS、AI + SaaS,並引入第四個模型 MaaS(模型即服務)。
所以中國移動在雲智算有四個重點發展方向,具體有這麼幾塊。第一個要融合算力基礎設施,原來主要是通算,現在我們將智算納入整體算力基礎設施,整合各種算力資源,使算力服務在一個平台上運行。
我們已經其實這方面有了一個很好的一個基礎。我們頭兩年我們推這個算力網絡,推算網大腦,算網大腦就能夠擔當剛才説的任務。我們可以通過算網大腦把各種算力、雲邊端算力、通用算力、超算算力、量子算力等,還有各種異構算力都通過算法大腦給它統籌起來,即取即用,靈活調度,這是算力的基礎設施,這相當於原來的 IaaS。
第二個就是 AI 化的工具平台。研發、測試、運營,也包括能夠繼續往上走的智算服務相關學習框架,相當於我們的 AI PaaS,當然我們也正在考慮它和 AI 之間怎麼來協同,所以我們也希望把它變成什麼呢?叫類似於 T-PaaS(技術平台即服務)的結構。T-PaaS 的結構多少有點技術的內容我就不多説了。
第三個,我們提供一站式的模型服務,整合和聚合各種開發服務,打破傳統 AI 應用的壁壘,讓技術更容易應用於各行各業。大模型我們就是要解決這問題,包括研究 “九天” 大模型在 AI 發展中的決策角色。
我們當時就提了一個就是應用、學習 Deepseek 的很多技術,包括 Moe,就是多專家系統。我們要做什麼呢?我們要做 AI 領域的台積電,當然今天咱們沒有媒體,我就這個話説的就比較形象一點,對吧?大家知道台積電做芯片,他們購買 ASML 的光刻機,然後各種生產芯片的各種設備,然後他自己也有些核心設備,他把這些設備在他的台積電裏面、工廠裏面、公司裏邊很好地整合、融合組合,然後加以運營。所以現在台積電是芯片領域的老大,它的良品率就很高。
那我們在 AI 領域,我們可不可以學習台積電在芯片方面的做法?當然我們也要有我們 AI 的核心能力。那你今年有 DeepSeek 沒問題,你用户要想接 DeepSeek 沒問題,我給你接,我給你搞定。但是我們現在給客户提供服務,不是單純的光 AI 就解決了,我們還有其他的信息技術,所以我們在這方面,能不能把這個工作推進。
第四個就是智能化的應用,類似於 SaaS、AI SaaS,適用於各種智能化場景的 AI 服務,和其他的這個雲的服務,能夠滿足不同行業豐富的智能化的需求,所以我想我們在雲的發展方面,我們希望我們按照這樣的一種發展模式來推動雲的發展,形成雲智算這種模式。
Q6:關於個人客户市場的收入目標。我看到 2025 年的目標是希望保持平穩,扭轉 2024 年下滑的趨勢。想問一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驅動力?
關於個人市場的發展,個人市場對公司發展至關重要, 我把它理解成個人市場是公司的基礎線、生命線和供給線。當前面臨的挑戰,比如規模驅動動力不足,傳統通信需求日趨飽和。行業內的同質化競爭和跨界競爭不斷加劇。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個人市場還按照原有的發展模式,那是沒有辦法增長的,我們也在總結我們過去的一些發展模式,比如説我們增量帶動增長、增值依靠加量、運營依靠銷售。
現在怎麼轉?就是董事長提出來我們經營指導的原則,三句話:細分是市場基礎、存量經營、價值經營是公司長期性、戰略性的工作,大力加大產品的供給和產品的創新。
圍繞着落實這個董長提出來的三句話,我們在個人市場怎麼做?我們要進一步的明確客户至上,需求引領這樣一種新範式,這種新範式主要突出在幾個變上:
第一個變就是要變長。我們要進一步的在客户全生命週期價值上去加強運營,就是加強客户關係管理和客户體驗管理,就是我們説的 lifetime value。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變寬。這個以前我們也提出來,從 “一人一面” 向 “一人千面”,現在我們覺着需求就是客户,我們除了給客户提供功能價值之外,還要給客户提供體驗價值,給客户提供情緒價值,這就要進一步的去變寬。
第三個方面就是要變智,所謂的變智,智慧的智,因為現在我們面臨着技術的日新月異,發展得很快。我們對原有的產品就進行一些升級,比如説我們傳統的移動的雲盤、視頻的彩鈴, 5G 的消息、要進一步的去進行升級,進一步提升業務價值和體驗價值,使客户更好用、更易用。
另外同時我們要加大我們產品的創新佈局,比如説 5G 新通話。我們視頻採用的 AI 智創,包括後續公司將要大力部署的具身機器人,我想這些都是會給公司的增長帶來很大的動力。説董事長提出來要產品,加大產品供給,加大產品創新,這是第三個變。
第四個變我覺得就是要進一步的去變精,就是要精益、精細、精準的運營,要圍繞着四化,客户融合化、平台 AI 化,運營平台化以及營銷精效化,圍繞着四化,我們進一步的通過數智人、數智技術的賦能,把我們的智慧運營要進一步的去做精緻。
第五方面就是要進一步的去加強跟客户的體驗管理、關係管理。我不知道我們的粵語應該怎麼説,在我們內地講叫變鐵,變鐵哥們進一步的通過我們的服務的提升,通過我們品牌的提升來使我們跟客户的關係能夠更加的融洽,客户更加認可和接受中國移動的服務,使用中國移動的產品。
最後一個變就是要變強,我們也提出了渠道及產能。在目前個人社會運營中,我們加大六大陣地的建設和 6+1,這六大陣地就是社區陣地、政企陣地、農村陣地、學校陣地等。
另外就是要建圈強烈,因為我們現在從通信服務向信息服務進行轉變,這個必須我們要跟我們的生態合作伙伴進一步一起豐富我們的產品,豐富我們應用。現在客户需要的不是一個功能,客户需要的是一個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加大跟我們生態合作伙伴的合作等等,我想通過這樣一些運營,我們對個人市場實現我們的指引的目標,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Q7:公司是否考慮一下增加一部分回購,或最近有一些股份的激勵的計劃,把那些批示的部分回購一下,是不是有這個計劃?或者在今後有沒有這個計劃?
所以今天前面我們談那麼多,知道公司怎麼轉型,我們董事長對形勢做分析,我們的對策是什麼?是為了把公司打造好,把一個非常好的中國移動呈現給投資者,這個是我們最重要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當然我們很重視分紅,我覺得中國移動應該説還是挺大方的。從 2002 年開始,中國移動我們每年派息兩次,派息率從 20%,現在漲到了 73%。02 年,我記得是 3 毛錢還是幾毛錢,到現在今年是漲到了五塊零九,應該説派息的力度還是很大的,並且我們對未來有明確的指引,我們到 2026 年我們要達到 75% 以上,今年我們達到 73%。2026 年以後又是什麼?這個我相信中國移動應該説對派息,我覺得大家,我覺得是可持續的,也是可預期的,我相信也是會比較穩定的,請大家這個應該有信心。
至於説回購或增持回購,應該説我們中國移動在歷史上面就近兩年我們有過一些回購,大概在 2022 年和 2024 年兩次回購,大概率繼續回購了 10 億多億的港幣。做了些回購,這個回購當然在投資人是有好處的,因為你會回購了之後這個股份會回銷,回銷完了之後會增持,會增加,會增厚美股的收益,所以我們也是在比較的時候,我們會採取這種回購的手段。
當然這個回購我們就考慮很多的方面,一個是回購是否監管要求或法律法規,因為你確實有考慮到我們這個長期的這些股東的權利,股東的利益,在這過程當中我們可能也得考慮公司的資金的情況,過程當中可能我們也考慮到當時的這個市場環境,資本市場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然後也考慮到我的股票的價格的偏離度,這個當中有一個把握,在這個時候我們會擇時擇機擇勢去進行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