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nomous Driving Battle: BYD's Price "Weapon" VS Tesla's "Dilemma"

華爾街見聞
2025.03.19 14:2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巴克萊認為,特斯拉雖然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地位,但在中國市場面臨法規監管和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而且,特斯拉 FSD 售價高達 64000 元人民幣,相較於比亞迪免費提供的 “天神之眼”,價格競爭力明顯不足。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特斯拉與比亞迪的競爭主要聚焦於誰能摘得 “BEV 銷量之王” 的桂冠,但進入 2025 年,兩家巨頭的博弈已經悄然轉向自動駕駛領域。

巴克萊的 Jiong Shao 分析師團隊最新研報指出,隨着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新戰場,特斯拉與比亞迪的對決已經從簡單的銷量比拼,演變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全面競爭,而比亞迪在價格優勢上的突出表現,正對特斯拉構成嚴峻挑戰。

競爭焦點的轉變由比亞迪今年 2 月發佈的 “天神之眼”(God's Eye)自動駕駛系統引發。此前,特斯拉的 FSD 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 L2+ 級自動駕駛系統,遠超比亞迪在中國同行的輔助駕駛產品。但隨着比亞迪推出其 “天神之眼”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原有的市場格局被徹底打破。

特斯拉雖然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地位,但在中國市場面臨法規監管和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而且,特斯拉 FSD 售價高達 64000 元人民幣,相較於比亞迪免費提供的 “天神之眼”,價格競爭力明顯不足。

比亞迪 “天眼” 系統:免費與普及化

上月初,比亞迪正式在中國推出其自動駕駛系統"神眼"。該系統分為三個級別(A、B、C),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傳感器配置:

A 級專為仰望高端車型配備,搭載 3 個激光雷達;

B 級用於騰勢品牌和高端比亞迪車型,搭載 1 個激光雷達;

C 級覆蓋比亞迪品牌所有車型,僅使用攝像頭。

C 級系統作為比亞迪的普及型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主要應用於中低端車型,且完全免費提供給消費者。巴克萊認為,這一策略極大地降低了自動駕駛技術的門檻,使得比亞迪能夠快速擴大其自動駕駛車輛的市場份額。

根據巴克萊的估算,搭載 “天神之眼” 系統的車型約佔比亞迪 2024 年總銷量的 60%。按照比亞迪 2025 年 550 萬輛的銷售預期,僅比亞迪一家就將在 2025 年貢獻約 300 萬輛具有 NOA(高速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的車輛。相比之下,據報道 2024 年中國售出的具有 NOA 支持的車輛總數約為 200 萬輛。

在數據和雲計算方面,比亞迪 2024 年每天收集約 7200 萬公里的駕駛數據,預計到 2025 年底將超過 1.5 億公里/天。然而,在計算能力上,比亞迪目前落後於國內同行,與特斯拉的差距更大(特斯拉擁有約 100+EFLOPS 的計算能力)。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挑戰

特斯拉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先驅,其 FSD(全自動駕駛)系統在美國市場一直被視為行業標杆。然而,在中國市場,特斯拉麪臨着諸多挑戰。報告指出:

首先,技術限制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最大障礙。根據中國法規,特斯拉無法將中國車隊的數據傳輸到美國進行訓練,導致其 FSD 系統在華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這一限制使得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技術優勢大打折扣。

其次,監管環境也為特斯拉帶來了諸多不便,不僅增加了特斯拉的運營成本,也限制了其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再者,市場競爭也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與美國市場不同,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技術競爭異常激烈。許多中國 OEM 廠商提供類似功能的系統,且價格更低或免費。

例如,比亞迪的 “天眼” 系統不僅功能強大,而且完全免費,這使得特斯拉的 FSD 系統在價格上失去了競爭力。特斯拉在中國的 FSD 定價為人民幣 64000 元(約合 8800 美元),遠高於比亞迪,這可能影響其市場接受度。

未來三年,自動駕駛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巴克萊資本預計:

到 2025 年,城市自動駕駛功能(L2+)將開始普及,到 2026 年完成普及過程。到 2026 年,城市自動駕駛功能(L3)將開始商品化,這得益於:1) 激光雷達價格降低;2) 僅視覺系統性能改進。

最後,到 2027 年,城市自動駕駛功能將繼續提升並開始緩慢過渡到 L3+,這意味着駕駛員在日常駕駛中幾乎不需接管。
這一趨勢也意味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而比亞迪憑藉其價格優勢和快速的技術迭代,有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