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rtfelt advice! Morgan Stanley's Asia Credit Bond Team: This is the last opportunity for a "defensive shift."

摩根士丹利認為,特朗普對等關税風險,加劇亞洲經濟增長放緩擔憂,再加上 2 月亞洲信用債基金資金流入金額大幅減少,信用債需求疲軟的影響逐漸顯現,亞洲投資級信用債息差擴張的壓力正在積聚。
近日,摩根士丹利亞洲信用債團隊發佈報告,提醒投資者當前或是最後一次在亞洲投資級信用債市場 “轉向防守” 的機會。
報告認為,儘管亞洲投資級信用債近期表現韌性十足,但隨着關税風險和需求疲軟的影響顯現,息差擴張的壓力正在積聚。
因此,摩根士丹利建議投資者應抓住當前息差收窄的機會,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
投資級信用債的息差(或稱信用利差)是指投資級別的信用債券收益率與相同期限的無風險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差距。
當信用利差收窄時,意味着投資者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擔憂減輕,市場信心增強,投資者願意接受較低的風險溢價。這通常與經濟前景向好、企業盈利能力增強等因素有關。
相反,信用利差擴大則表明投資者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擔憂加劇,市場信心減弱,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以補償可能的違約風險。這通常與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有關。
亞洲投資級信用債息差擴張在即?
儘管全球投資級信用債市場普遍承壓,但亞洲投資級信用債(Asia Investment Grade Bond)的表現卻格外堅挺。
摩根士丹利指出,今年以來,亞洲投資級信用債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實現息差收緊的投資級信用債市場之一,另一個市場是歐元區。
相較之下,美國投資級信用債的息差今年以來已大幅擴大。
目前,亞洲投資級信用債息差維持在 76 個基點左右,位於年初以來 70-80 個基點區間的中部。然而,大摩並不看好這種穩定局面能夠持續。
他們認為,亞洲投資級信用債息差的風險偏向上行,並朝着其 2025 年下半年 93 個基點的基本情景發展。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特別強調了兩大風險因素,或將導致亞洲投資級信用債息差擴大,具體如下:
風險一:關税風險=經濟增長放緩=亞洲信用債息差擴大
報告認為,關税風險將成為亞洲信用債市場近期面臨的逆風。
亞洲經濟體對美國關税風險敞口較大。關税帶來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將損害企業信心和資本支出,進而導致該地區經濟增長放緩。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預計,關税措施的實施速度和強度可能導致亞洲經濟面臨類似於 2018-19 年甚至更嚴重的增長放緩。
目前,摩根士丹利韓國經濟學家已經下調了韓國 2025 年的 GDP 增長預期,預計增速將從 1.5% 降至 1.2%。
鑑於當前亞洲信用債的息差水平,大摩認為市場尚未充分反映關税風險對亞洲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
風險二:亞洲信用債需求疲軟=亞洲信用債息差擴大今年年初,亞洲信用債基金曾迎來強勁的資金流入,1 月份的流入額接近 25 億美元,遠高於過去十年月均 11 億美元的水平。這被認為是亞洲投資級信用債息差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關鍵因素之一。
然而,2 月份,亞洲信用債基金的流入速度已明顯放緩,僅為 6.41 億美元。
儘管 1 月亞洲信用債基金流入金額接近 25 億元,但是大約 40 只亞洲信用債基金遭遇資金流出,僅有 12 只基金獲得資金流入,意味着大多數信用債基金呈現資金淨流出狀態。
考慮到目前 2 月信用基金的資金流入速速放緩,再加上資金流向分化顯著,信用債需求的疲軟,將導致亞洲信用債息差擴大。
大摩團隊認為,考慮到上述關税風險和亞洲信用債需求疲軟的跡象,未來幾周或將是亞洲信用債投資者利用當前息差收緊的機會,調整投資組合,為亞洲信用債息差擴張做好準備的最後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