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ce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to survive"! Lee Jae-Yong issued a stern warning: Samsung is already "on the brink of life and death."

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警告稱,三星集團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要求高管們 “背水一戰”。他強調,面對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競爭壓力,管理層需深刻反思並調整戰略,甚至犧牲短期利益以投資未來。三星集團近期在京畿道舉辦了針對 2000 多名高管的培訓,重申了公司精神和價值觀。李在鎔還贈予每位高管水晶牌,鼓勵他們在危機中展現堅韌。
韓聯社 17 日報道,韓國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稱三星集團處於生死存亡關頭,要求高管 “背水一戰”。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説,三星集團自上月底起組織三星電子等子公司的 2000 多名高管培訓,其間播放關於該集團經營理念的視頻,強調三星電子需要戰略轉型。
根據視頻中傳達的信息,李在鎔表示三星集團已失去內生動力,正處於生死存亡關頭,應從高層開始深刻反省。李在鎔説,重要的不是眼下的危機處境,而是應對危機的態度;即便捨棄眼前利益,也應為未來投資。
據韓聯社報道,三星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承受國內外競爭壓力,尤其在高帶寬內存 (HBM) 業務領域落後於本土對手 SK 海力士公司。
李在鎔呼籲高管 “向死而生” 贈予每名參會者 “寄語” 水晶牌
據報道,從上月底開始,三星集團在韓國京畿道龍仁研修院面向所有子公司的 2000 多名高管進行了一場名為 “重塑三星力量” 研討。三星集團還以 “恢復三星精神和價值觀教育” 為主題,針對高管舉辦了多場研討會。
三星集團在研討會上播放的視頻分享了已故創始人李秉喆和已故前任會長李健熙的經營哲學,另外還播放了李在鎔的寄語,儘管據在場人士反映,李在鎔並未在視頻中露臉,只是在視頻中出現了他的聲音。
李在鎔斥責在場高管:“三星正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管理層必須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必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應對 AI 時代的挑戰。”
李在鎔還表示:“重要的不是危機形勢,而是我們應對危機的態度,即使要犧牲眼前的利潤,也要為未來投資。” 據稱,他還強調了技術的重要性。
此外參加研討會的高管們都拿到了一塊名片大小的水晶牌,上面刻有一句李在鎔的寄語,要求他們做 “在危機中堅強、在逆境中逆轉、在競爭中頑強的三星人”。
芯片落後競爭對手 韓國網民呼籲換掉李在鎔
今年年初,三星電子發佈了 2024 年第四季度的季報,該季度營業利潤為 6.5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325 億元),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 8.96 萬億韓元;收入為 75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3750 億元),同樣低於市場預期。
目前,三星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尤其是高帶寬存儲器(HBM)方面,正面臨來自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的挑戰,處於落後狀態。其主要業務,包括電視、智能手機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的市場份額在去年也出現了下滑。據最新商業報告顯示,三星電子的電視全球市場份額從 2023 年的 30.1% 下降至去年的 28.3%,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從 19.7% 降至 18.3%,而其在佔據主導地位的 DRAM 領域,市場份額也從 42.2% 降至 41.5%。
據韓國時報社援引分析師稱,三星在 AI 時代的競爭中反應緩慢,而且傳統的智能手機等業務持續下滑,未來預計利潤空間還將進一步被擠壓。分析師預測,三星電子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或下降 22.5%。
三星芯片部門負責人全永鉉此前承認,公司在獲得英偉達認證方面存在延誤,需要審視組織文化和流程。由於此前未獲得英偉達認證,導致三星在高帶寬存儲器(HBM)上的市場份額減少。今年 2 月,全永鉉專程奔赴美國加州,與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見面會談。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在鎔擔任三星實際領導人的十年裏,三星電子的股本回報率持續下降,甚至被坊間嘲笑為 “低效恐龍”。這代表着三星競爭力的逐漸下降,也導致了海外投資人紛紛拋售對三星的持股。
尤其是在當前的人工智能熱潮階段,與其他競爭對手賺得盆滿缽滿不同,三星的業績預期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其未來 10 年的平均股本回報率(ROE)在 12.6-12.8% 之間,而台積電該項指標為 23.6-27.3%,兩家公司的差距從過去的 4.5 個百分點擴大到 14 個百分點。
去年 9 月,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制訂一項裁員計劃,一些海外部門的裁員比例將高達 30%。
在社交平台上以及韓國熱門論壇,均有韓國網友呼籲三星集團換掉李在鎔,用職業經理人取代家族掌管財閥的模式。
本文作者:陳柯名、杜恆峯,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原文標題:《“置之死地而後生”!李在鎔發出嚴厲警告:三星已是 “生死一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