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can the Federal Reserve do when Trump wants to "detox" the U.S. economy?

隨着美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面臨下行風險,市場對美聯儲的預期出現分歧:一方面,經濟韌性和高通脹可能促使美聯儲維持政策不變;另一方面,政府就業削減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私營部門招聘凍結,需更陡峭的降息路徑。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認為,美聯儲可能在今年維持利率不變,但下行風險增加,可能需要降息。通脹壓力和政策不確定性是美聯儲面臨的主要挑戰。
隨着美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出現下行風險,市場目前對美聯儲的預期呈現出 “雙峯” 結果:要麼經濟保持韌性,持續的高通脹促使美聯儲維持現有政策立場;要麼政府就業削減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私營部門招聘凍結,引發勞動力市場急劇惡化,進而需要更陡峭的降息路徑。
3 月 10 日,德意志銀行分析師 Matthew Luzzetti、Brett Ryan、Justin Weidner 等發佈研報深入分析了當前市場的政策預期,並表示 “鴿派的考慮非常有説服力”。德銀的基準預測是,美聯儲今年維持利率不變,但同時承認,“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這可能需要美聯儲在今年降息”。
鷹派考量:通脹壓力可能持續存在
德銀指出,從鷹派角度看,美聯儲保持政策不變有幾個理由。
首先,美國經濟進入這一階段前狀況良好,領先指標(信貸和金融條件、CEO/CFO 信心以及其他商業調查)均顯示上升趨勢。美聯儲長期政策聲明表明,當勞動力市場處於或超出目標水平,而通脹仍然顯著高於目標時,應接受一定程度的勞動力市場降温,以使通脹迴歸目標。
更重要的是,實時識別關税引起的通脹十分困難:
“鋼鋁關税可能提高新車價格,隨後汽車維修通脹會上升,進而抬高核心服務通脹,再進一步推高汽車保險通脹。這種複雜的傳導鏈條使美聯儲難以區分哪些是關税驅動、哪些是有機價格壓力。”
通脹預期也可能不再牢固錨定。德意志銀行的通脹預期綜合指標 (CIE) 處於 2023 年末以來最高水平,且高於 2008 年以來疫情前的任何水平。最近的美聯儲研究顯示,更高的短期通脹預期可能推高工資壓力,延長關税對價格的影響。
也就是説,在高通脹和物價加速上漲的情況下,美聯儲應該謹慎看待通脹預期如何應對降息。
鴿派因素:不確定性與市場脆弱性
另一方面。從鴿派角度看,政策不確定性可能產生麻痹效應。特朗普政府正在前置負面增長政策,已裁減數萬聯邦政府工作崗位,目標是最終減少 10%。政府資金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非營利組織、政府承包商及依賴政府資金的私營實體也凍結招聘和支出。創紀錄高位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企業資本支出和勞動力決策陷入觀望。
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可能出現非線性動態變化。Sahm 規則表明,一旦失業率開始上升,可能觸發消費支出減少、進一步裁員的不良反饋循環,尤其在聯邦政府傾向於削減支出的情況下,這種循環更難以遏制。
關税方面,持鴿派觀點的人認為,關税代表着不利的供應衝擊,將推高通脹並降低增長。但在沒有更高的通脹預期的情況下,這項政策的二階效應應該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限制通脹的上升。
研報指出,市場已將這些發展解讀為今年美國經濟衰退風險顯著增加。股市已從最近高點下跌約 8%,信貸利差仍然緊縮但已開始擴大,美聯儲一年期金融狀況指數 (FCI-G) 自 2023 年末以來首次接近中性。因此:
“可能需要更寬鬆的政策來緩解金融狀況指數(FCI)的緊縮。雖然還沒有接近臨界點,但如果政府不對市場波動調整其政策計劃,美聯儲可能成為最終能夠防止金融市場出現更具破壞性波動的最後政策槓桿,這些波動可能會威脅到經濟增長前景。”
雖然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路徑的預期仍較為温和,紐約聯儲主席 Williams 最近也表示市場正在為今年降息一次定價,但當前平均定價顯示 2025 年降息約 75 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