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nancial report exploded, Hesai surged 50%! The "visual data" competition has just begun?

華爾街見聞
2025.03.12 02:1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禾賽科技全年營收較上年增長 10.7% 至 20.8 億元、創歷史新高,非 GAAP 口徑下淨利潤 1370 萬元,成為全球首家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達企業。隨着物理 AI 時代的到來,在人形機器人崛起的浪潮下,視覺數據將成為競爭焦點,作為激光雷達龍頭企業,禾賽科技有望迎來第二增長曲線。

禾賽科技財報宣告激光雷達賽道迎來盈利元年,人形機器人新浪潮就此開啓?

隔夜,中概股禾賽科技大漲超 50%,這一漲勢源於其最新的亮眼財報與超預期業績指引,標誌着激光雷達行業從 “燒錢賽道” 正式邁入 “盈利時代”。

更值得關注的是,隨着物理 AI 時代的到來,不管是自動駕駛的迭代升級,還是人形機器人的迅速崛起,視覺數據都將成為競爭焦點,作為激光雷達龍頭企業,禾賽科技有望從中受益。

激光雷達行業迎首家實現盈利的上市公司

3 月 11 日,禾賽科技發佈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數據顯示,公司成為全球首家實現全年盈利且經營現金流為正的上市激光雷達企業。

財報顯示,禾賽科技全年營收達 20.8 億元人民幣(約 2.8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7%;其中四季度營收 7.2 億元,同比增長 28%、環比增長 33%。在盈利方面,按非 GAAP 口徑計算,公司全年實現淨利潤約 1370 萬元,扭轉了上年 2.413 億元淨虧損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禾賽科技在出貨量方面表現尤為亮眼。2024 年全年激光雷達總交付量為 50.19 萬台,同比增長 126.0%;其中四季度單季出貨量達 22.21 萬台,超過 2023 年全年水平,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能力。

銷售指引方面,公司將 2025 年出貨指引從此前的 100 萬台大幅上調至 120-150 萬台,相當於同比增長 139%-200%,增速甚至超過去年的 126.0%。

營收方面,公司預計 2025 年全年將達到 30-3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44%-49%,遠超去年 10.7% 的增速。盈利能力也將實現質的飛躍,非 GAAP 口徑下淨利潤預計達 3.5-5 億元,為去年的 24-35.7 倍。

物理 AI 大時代,視覺數據成爭奪焦點

從主營業務來看,禾賽科技在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機器人激光雷達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據財報介紹,2024 年第四季度,禾賽在 L4 級自動駕駛領域的激光雷達交付量約 7000 台,搭載在數千輛自動駕駛車輛。並且,公司已與中國前五的 Robotaxi 公司(包括百度 Apollo)都達成了獨家遠距激光雷達供應合作。

在機器人激光雷達業務業務方面,JT 系列的全新超小型產品體積縮小 70%,2024 年第四季度量產首月出貨超 2 萬台,市場反響熱烈。

大摩此前曾表示,當前 AI 正在從純數字領域向物理世界擴展,例如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和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s)等領域。而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還是自主武器系統,視覺數據都是訓練端到端視覺 - 語言 - 動作模型(Vision Language Actuation, VLA)的必備資源。

大摩進一步解釋稱,正如聊天機器人需要文本數據來訓練大語言模型一樣,物理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等也需要數據來訓練 VLA 模型。這種數據需求將涵蓋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倉庫、工廠、醫院、學校、商店、車輛、機場、礦山、家庭和森林等,甚至生物體的視覺數據也將成為重要的資源。

因此,大摩認為,大規模視頻數據的獲取將成為 AI 訓練的關鍵,視覺數據成為 AI 訓練的核心資源,進一步引發 “視覺數據爭奪戰”。

高盛也強調,人形機器人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 “眼睛” 的進化。為實現對周圍環境的精準感知,人形機器人需要依賴 3D 視覺技術,例如立體相機、ToF 相機和激光雷達,這為相關技術供應商帶來巨大機遇。

這意味着,禾賽有望同時受益於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兩個火熱賽道。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預測,到 2027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出貨量將達到 7.6 萬台,到 2035 年將飆升至 138 萬台,2030 年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38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