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Hyper | Apple's foldable device will be equipped with silicon-carbon anode batteries

電池與 iPhone 17 系列同款。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為蘋果摺疊屏手機供貨的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蘋果供應鏈(果鏈),已開始為初定於 2026 年三季度推出的蘋果摺疊屏手機做前期準備。
在電池方面,蘋果摺疊屏手機將採用兩塊超薄的硅碳負極電池,容量約為 5000mAh。
硅碳負極電池是將硅與碳材料複合作為負極材料。
碳材料通常作為結構支撐體或輔助成分,與硅形成複合材料,如硅碳合金、硅包覆碳、碳包覆硅等結構,以改善硅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等問題,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
這種電池的優勢主要有四點:首先是高能量密度,硅的理論比容量高達 4200mAh/g,遠高於傳統石墨負極材料的 372mAh/g。
將硅與碳材料複合製成硅碳負極材料,能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使電池在相同體積或重量下存儲更多的電量,滿足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需求,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和汽車的續航里程。
其次,優異的充放電性能。硅碳負極材料具有較高的鋰離子擴散係數,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能快速嵌入和脱出,從而使電池具有較好的充放電性能,可實現快速充電和大電流放電,提高電池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
第三,較低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損失:通過合理的材料設計和製備工藝,硅碳負極材料可降低首次充放電過程中的不可逆容量損失,提高電池的首次庫侖效率,使電池在首次使用時能更充分地利用活性物質,減少能量損失。
第四,較高的工作電壓平台。硅碳負極材料的工作電壓平台相對較高,一般在 0.1-0.2V(相對於 Li/Li+)之間,與傳統石墨負極材料相比,能提供更高的電池輸出電壓,從而提高電池系統的整體性能和能量利用效率。
不足之處也有,比如,體積膨脹問題嚴重、循環壽命有限、製備工藝複雜,以及成本較高。
在充放電過程中,硅會發生較大的體積變化,膨脹率可達 300%-400%。
這種巨大的體積膨脹會導致電極材料結構破壞,使活性物質與集流體之間的接觸變差,從而降低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通過硅與碳的複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硅的體積膨脹問題,使電池的循環性能和穩定性相對較好。
在此之前,蘋果在今年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也會搭載該類型電池,從而一舉改變蘋果智能手機續航力較差的現狀。
寧德新能源為國內安卓手機提供硅碳負極電池,有多款安卓手機使用了這類電池。
比如,小米的金沙江電池、榮耀的青海湖電池、歐加(OPPO/一加)的冰川電池、vivo 的藍海電池等。
這些名稱不同,但實質一樣的電池,供應商都是寧德新能源,這家公司成立於 1999 年,由梁少康、陳棠華和曾毓羣等人創立。
寧德新能源專注於消費電池的研發和生產,產品包括手機、筆記本、平板等消費類鋰電以及家用儲能鋰電等。
寧德新能源(ATL-nd)的控股母公司是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ATL),而 ATL 是日本 TDK 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固原市經濟技術合作局於 2019 年 9 月 2 日發佈的《關於赴福建省學習考察並開展招商活動情況報告》提及的信息: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成立於 1999 年,是日本 TDK 集團屬下全資獨立運作公司,總部位於香港。
TDK 公司成立於 1935 年 12 月 7 日,當時名為東京電氣化學工業株式會社(Tokyo Denkikagaku Kogyo K.K)。1983 年,正式更名為 TDK 株式會社。
目前,尚未有 A 股公司能提供硅碳負極電池成品,有部分公司為硅碳負極材料電池上游。
比如,璞泰來在硅氧和硅碳負極材料方面具備量產能力;翔豐華的硅碳負極材料產品已具備產業化條件,供應的產品被 LG 化學應用於特斯拉上海工廠項目。
石大勝華擬投建 1000 噸/年硅碳負極材料項目,在硅碳負極材料領域有一定的技術和產能儲備;硅寶科技建成產能 50 噸/年的硅碳負極材料中試生產線,已送樣多家電池廠商進行共同開發。
應當説,下游終端廠商用硅碳負極大電池,對上游材料商的業績拉動比較間接,但市場的理解和選擇常常出人意料,這就是 A 股市場的魅力。
這一次,蘋果 CEO 蒂姆·庫克,會翻誰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