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US stock market is under pressure, what will Trump do?

回顧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的表現,儘管 2018 年美股經歷了非衰退年份中最糟糕的表現之一,特朗普依然選擇升級貿易戰。野村認為,這表明特朗普對美股下跌的容忍度較高,因此,當下他更可能選擇 “硬扛” 美股下跌和通脹壓力,而非迅速解決貿易衝突。
特朗普週四釋放積極信號,宣佈暫緩執行加墨關税至 4 月 2 日,但美股依舊不買賬,隔夜納指跌近 3% 進入調整區間,芯片、AI 概念全線崩潰。過去一個月,納指的跌幅已經超過了 7%。
這是否表明,在美股的強壓之下,特朗普正在改變其關税策略?
野村證券認為,特朗普在關税問題上的態度似乎並不受美股波動的顯著影響。野村的 Jeremy Schwartz 分析師團隊本週發佈研報,回顧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的表現,儘管 2018 年美股經歷了非衰退年份中最糟糕的表現之一,特朗普依然選擇升級貿易戰。這表明,特朗普對美股下跌的容忍度較高。
特朗普本人的表態似乎驗證了野村的看法。據新華社,特朗普週四宣佈對墨西哥加徵的 25% 關税措施將暫緩執行直至 4 月 2 日。週四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時表示,推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美墨加協定項下貿易的關税決定與股市走勢無關,他 “甚至都沒看市場”。美股跌勢的幕後黑手是 “全球主義者”。
然而,報告也認為,美股市場或美國實體經濟的壓力可能會迫使特朗普在某些情況下讓步,但這種讓步可能不會是迅速的。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前兩個月,他的關税行動已經遠遠超過了第一任期的規模。特朗普政府不僅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傳統貿易伙伴加徵關税,還對歐盟等其他經濟體採取了更為激進的措施。
但在野村看來,特朗普的關税目標似乎並不明確。報告提到,在某些情況下,關税被用作談判工具,旨在迫使貿易伙伴讓步。然而,在第二任期內,特朗普越來越多地將關税視為調整貿易赤字或增加政府收入的手段,這表明他可能願意長期維持高關税政策。這種雙重邏輯使得預測特朗普的行動變得更加複雜。
野村團隊認為,儘管市場壓力可能是促使特朗普讓步的最直接途徑,但他更傾向於在貿易衝突中保持強硬立場。因此,短期內貿易戰的緩和可能更多依賴於實體經濟的反饋,而非股市的表現。
該機構最後預測,特朗普不太可能全面落實所有威脅性的關税措施。例如,他已暗示可能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税進行讓步。儘管如此,考慮到特朗普的談判風格,貿易戰的升級與緩和可能會交替出現。儘管市場壓力存在,但特朗普更可能選擇 “硬扛” 美股下跌和通脹壓力,而非迅速解決貿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