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inflation is out of control again! The Federal Reserve's "preferred indicator" released tonight is not optimistic

智通財經
2025.02.28 10:2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國通脹再次失控,第四季度核心 PCE 物價指數同比增長 2.7%,高於預期。預計 1 月份核心 PCE 將同比增長 2.6%。多項指標顯示價格壓力上升,尤其是房屋和食品價格。經濟學家 Lauren Saidel-Baker 警告通脹前景存在上行風險,認為通脹將在今年下半年捲土重來。製造業投入成本達到兩年來最高水平,關税政策加劇了價格上漲的擔憂。

無論看什麼指標,美國通脹都再次朝着錯誤的方向發展。第四季度核心 PCE 物價指數同比增長了 2.7%,高於最初報告的 2.5%。將於週五公佈的 1 月份核心 PCE 可能同比增長 2.6%,前值 2.7%;預計 1 月整體 PCE 將環比增長 0.3%,高於前值 0.2%。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是美聯儲衡量通脹的首選指標。

無論是房屋還是一盒雞蛋,一系列指標的價格漲幅再次加劇。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導致疫情初期通脹飆升的供需因素和勞動力市場壓力有關,而特朗普總統計劃徵收的關税加劇了人們對價格將進一步上漲的擔憂。

一系列報告顯示價格壓力再度上升——從投入成本到工資增長再到通脹預期——凸顯出美聯儲暫時維持利率不變的意圖。決策者青睞的潛在通脹指標可能在 1 月份繼續上漲。

“我們預計通脹將捲土重來。我們一直認為通脹將在今年下半年捲土重來,但看起來通脹壓力已經開始增加,” ITR Economics 經濟學家 Lauren Saidel-Baker 表示。

她表示,除了關税和移民政策外,政府還將出台更多政策。“我要明確表示:我們的通脹前景存在上行風險。”

投入成本上漲

疫情爆發後,木材和鋼鐵等材料的成本已經高居數年之久,而且還在進一步上漲。標普全球的數據顯示,本月製造商投入價格指數達到 2022 年 10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的類似指數上個月升至 5 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達拉斯聯儲 2 月份調查的企業報告稱,原材料價格指數翻了一番,達到 2022 年 9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當時正值美國整體通脹率達到峯值。一家食品製造商回應稱,由於關税,其進口的商品將變得更加昂貴,而更高的價格將由消費者承擔。

美國工廠投入成本達兩年來最高水平

這家食品製造商表示:“我對未來商業/消費者環境的不確定性比我 40 年經營生涯中的任何時候都要大。”

食品雜貨再次成為焦點,主要是因為美國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導致雞蛋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食品等領域價格持續上漲,以及住房、醫療和汽車保險等其他大額支出,阻礙了整體通脹的進展,儘管傢俱和家電等其他物品的價格大幅下降。

通脹預期

當消費者預期價格上漲時,漲價就更容易了,多項調查顯示,隨着特朗普推進關税,消費者和企業最關心的就是價格上漲。根據密歇根大學的數據,2 月份長期通脹預期 (着眼於未來 5 到 10 年) 升至 1995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未來一年的預期也上升了,這拖累了密歇根大學和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信心指數。

美國長期通脹預期躍升至近 30 年來最高水平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全球指標高級經濟學家斯蒂芬妮·吉查德 (Stephanie Guichard) 在週二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在書面回覆中,對通貨膨脹和價格總體的提及仍然居高不下。最值得注意的是,對現任政府及其政策的評論佔據了回覆的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做出反應。Steven Madden Ltd. 週三表示,將在秋季提高部分產品的價格,以應對中國關税帶來的更高成本。如果墨西哥的關税生效,生產 Wrangler 和 Lee 的 Kontoor Brands Inc. 正在考慮轉移生產、提高價格或採取其他 “積極降低成本的措施”。

工資增長

薪酬往往是許多公司最大的支出,這筆支出也可能轉嫁給消費者。由於疫情期間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已基本緩解,工資增長總體上正在放緩,但一些指標值得關注。

根據 ADP Research 的數據,1 月份在職人員的工資兩年多來首次上漲。政府的月度就業報告顯示,上個月平均時薪的漲幅與 2022 年初以來的最大漲幅相當。

美國 1 月份時薪漲幅創 2022 年初以來最高水平

Host Hotels & Resorts Inc. 首席財務官在最近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預計今年的工資和福利將比去年上漲更多,這將對盈利造成最大沖擊。

玩具製造商 Hasbro Inc. 的首席財務官上週表示,勞動力成本正在推高製造和物流成本。“勞動力問題確實更加棘手,導致通脹率居高不下,”“我認為短期內不會緩解工資方面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