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man Sachs research "douses cold water": The turning point for humanoid robot technology is still unclear,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ill take at least five more years!

高盛認為,人形人機器人 H1 只有 19 個自由度,因此仍然無法處理複雜而精細的任務。至少在未來 2-3 年內,人形機器人很難達到與人類工人相同的工作效率。而出現具有實際意義的應用要在 5-10 年之後。
人形機器人,這個被科技界和資本市場寄予厚望的 “未來戰士”,真的能如預期般迅速佔領工廠車間、走入千家萬户嗎?高盛 27 日的一份研報,或許會給過熱的預期澆上一盆冷水。
高盛分析師 Jacqueline Du 團隊在春節後對宇樹科技進行了實地調研。結果顯示,人形機器人距離真正 “上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少在未來 2-3 年內,人形機器人很難達到與人類工人相同的工作效率。而出現具有實際意義的應用要在 5-10 年之後。要實現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在軟件和硬件上進行多次迭代。
高盛預計,到 2027 年和 2032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 7.6 萬台和 50.2 萬台。這一增長速度低於市場預期,表明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慢。
大摩近期發佈的報告也指出,儘管在和運動控制方面進展迅速,但要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實際應用仍需算法和硬件的持續改進,但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
“能跑能跳” ≠ “能幹活”,人形機器人商業化之路漫漫
宇樹科技的 H1 人形人機器人是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H1 展示了強大的硬件性能,能夠完成行走、跳舞等動作,並具備出色的自主平衡能力。這種能力主要得益於宇樹科技在機器狗開發過程中積累的豐富運動控制經驗。
然而,華麗的動作背後,卻隱藏着一個關鍵問題:H1 只有 19 個自由度(DoF)。這意味着,它還無法處理複雜、精細的任務。例如,它無法像人類一樣完成精細的操作任務,如組裝零件或進行復雜的家務勞動。
高盛的報告援引公司評論稱,人形機器人在未來 2-3 年內,很難達到與人類工人相同的工作效率,但有意義的應用可能需要在 5-10 年的時間跨度內才會出現。
此外,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目前僅採用旋轉執行器(行星減速齒輪)的硬件設計。這意味着,要實現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在軟件和硬件上進行多次迭代。
那麼,家用人形機器人離我們還有多遠?王興興近期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記者採訪時提到:
“個人感覺在今年年底之前,整個 AI 的人形機器人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如果順利的話,到明年或者後年,一些基礎的,比如説服務業或者一些工業其實基本可以推起來了,但家用可能會稍微慢一點,因為家用可能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還是會需要技術相對更成熟一點點。”
除了人形機器人,宇樹科技的機器狗產品也在調研中展示了其技術實力。宇樹科技的機器狗配備了先進的步態控制算法,能夠輕鬆應對複雜地形和危險環境。公司目前每年交付數千台機器狗,廣泛應用於巡邏、檢查以及危險任務的替代,如火災救援和變電站、核電站檢查。宇樹科技在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中佔據了 60% 到 70% 的份額,其中 50% 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
然而,高盛的分析師指出,儘管機器狗在特定場景下表現出色,但其應用場景仍然有限。宇樹科技的機器狗雖然配備了 LLM(大型語言模型)API,具備語音控制能力,但目前仍無法實現完全自主操作。這意味着機器狗在複雜環境中的自主決策能力仍然不足,需要人類的干預和指導。
“技術迭代” ≠ “奇點降臨”:高盛、大摩紛紛謹慎預測
高盛的報告指出,儘管機器人技術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目前仍不足以實現多任務處理和複雜環境中的自主操作。這意味着人形機器人技術的轉折點尚未到來。
高盛預計,到 2027 年和 2032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 7.6 萬台和 50.2 萬台。這一增長速度低於市場預期,表明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慢。
在這種背景下,高盛認為,目前的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機器人供應鏈的組件領域。特別是執行器組裝商和諧波齒輪供應商,由於其產品採用確定性較高且技術壁壘較強,將成為未來投資的重點。
此前,摩根士丹利的研報也指出,儘管在和運動控制方面進展迅速,但要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實際應用仍需算法和硬件的持續改進,但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
一個關鍵的發現是,多數中國製造商計劃在 2025 年實現數百到數千台人形機器人的量產。
領先的國內玩家如 Agibot 正在擴大訂單規模以滿足其 2025 年的激進生產目標。樂聚預計 2025 年銷售量將達到 500-1000 台,MagicBot 目標在 2025 年銷售 400 台,到 2027 年擴大到 15000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