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 Stock IPO Preview | With only 23 employees and poor fundamentals, how will commodity trading firm Tongying Group write its IPO story?

通盈集團,成立於 2020 年,總部位於上海,專注於化學品、金屬和農產品的交易,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募資最多 1000 萬美元。儘管員工僅 23 人,2024 年預計營收達 7.85 億美元,但其業績受 “量價” 波動影響,基本面表現欠佳。該公司主要通過從上游供應商採購商品並向下遊客户銷售,面臨市場供求和價格波動的挑戰。
在大宗商品交易中,黃金、白銀、銅等金屬一直是賺錢效應最為顯著的品類,反之玉米、小麥、大豆等農產品賺錢效應則相對較弱,容易受供求關係、價格波動、成本漲跌等因素制約。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近在一眾赴美 IPO 企業中,卻出現了一家 “小而賺錢” 的大宗商品交易商。
2 月 21 日,專注於化學品、金屬和農產品的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商通盈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 “通盈集團”)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 (IPO) 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擬募資至多 1000 萬美元,股票代碼為 “TYZ”。
智通財經 APP 瞭解到,通盈集團成立於 2020 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全職僱員 23 人,是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商,專注於化學品、金屬和農產品。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商品和供應鏈諮詢服務的交易,公司商品交易業務主要涉及從上游供應商購買化學產品,非有產金屬產品和農產品,並向下遊客户出售此類商品。截至 2024 年,該公司營收高達 7.85 億美元。
該公司在中國的主要運營公司包括上海漲陽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欣語商貿有限公司,公司商品交易業務主要涉及購買乙二醇,純苯二甲酸,鋼筋,玉米和其他產品。至 2024 年,該公司營收高達 7.85 億美元。
員工僅 23 名,年收入卻能創收 7.85 億美元,這究竟是一家怎麼樣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呢?公司的真實實力又究竟如何?
量價 “波動”,基本面欠佳
據悉,通盈集團在中國的主要運營公司包括上海漲陽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欣語商貿有限公司,公司商品交易業務主要涉及購買乙二醇,純苯二甲酸 (“PTA”),鋼筋,玉米和其他產品。
該公司的商品貿易業務主要涉及從上游供應商批量產品,然後將這些商品銷售給下游客户。期間,公司不提供運輸和倉儲服務,主要是聘請第三方倉庫來儲存公司從供應商處購買的產品。其通過利用網絡資源,快速匹配合適的供應商,為客户和供應商提供解決方案,以最大化生產並優化他們的效率和運營成本,進而通過合理分配產品供應和產品需求來實現盈利。
一言以蔽之,通盈集團的商品貿易業務類似於 “中間商賺差價”。然而,這也就意味着通盈集團的業績極容易受到波動的 “量價” 影響。
據招股書披露,近年來,公司的商品交易業務的銷量主要呈穩定上升趨勢,從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財年的約 725,833.53 噸銷量,增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財年的 1,259,390.70 噸銷量。
與之相反的是,2022 年至 2023 年期間,客户對螺紋鋼和乙二醇的需求、詢問和平均價格在日常運營中呈現顯著下降趨勢,僅 PTA 價格保持穩定,需求顯著增加。具體來説,乙二醇的平均價格從 2022 年的每噸 3980 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3630 元,而螺紋鋼的價格從 2022 年的 3480 元下降到 2022 年的 3220 元。相比之下,PTA 價格略有上升,從 2022 年的 5100 元下降到 2024 年的 5120 元。
這樣 “機動” 的變化,顯然也將直觀的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業績上。
2022 年和 2023 年,通盈集團實現收入分別為為 4.388 億美元和 7.848 億美元,同比增長 78.8%。至 2024 年上半年,通盈集團實現收入為 3.043 億美元,同比下滑 6.2%,表現較為波動。
與此同時,該公司淨利潤則呈增長之勢,淨利潤從 2022 年的 12.7 萬美元增長到 2023 年的 70.7 萬元,同比增長 456.7%,截至 2024 年前六個月,該公司實現淨利潤 41.4 萬美元,同比增長 17.28%。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波動的營收,目前公司高企的流動負債和緊張的現金流恐是基本面欠佳的主要因素。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通盈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 9.5 萬美元,流動資產總額為 134.4 萬美元,流動負債總額為 182.2 萬美元,出現了 “資不抵債” 現象。此外,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該公司還錄得營運資本為負 47.8 萬美元,資金流動性壓力不言而喻。
從上述種種財務數據來看,對於通盈集團來説,在大宗商品交易中,雖然中間商賺差價容易 (即淨利潤實現正向增長),但如何平衡好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長週期交易與賬期錯配等行業特徵帶來的資金流動性壓力恐怕仍是關鍵。
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求變” 仍是不二法門
結合行業發展態勢來看,通盈集團身處的大宗商品行業總量保持穩定增長,但仍需警惕行業特性與週期性影響。
作為中國大陸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產業,化學原料行業佔據了很大的市場空間。儘管各種成品油、合成材料、肥料、燒鹼、純鹼等大宗產品的增長率有所下降,但總體市場需求仍然較高,一些產品的過剩產能正在逐步解決,某些大宗產品則仍然具備較大發展潛力。總體來看,近年來中國大陸化學原料行業的總量持續增長,為化學原料供應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細分領域來看,PTA 市場中,從 2020 年到 2023 年,隨着全球纖維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聚酯纖維市場的快速增長,對 PTA 的需求顯著增加。2020 年,全球 PTA 市場規模為 2679 億元人民幣。2023 年,全球 PTA 市場規模為 5218 億元人民幣。
而乙二醇需求亦是保持增長之勢,乙二醇作為紡織、染料、防凍劑、潤濕劑等許多行業的重要原材料,隨着經濟增長和消費升級,需求將繼續增加。預計 2024 年中國大陸乙二醇產品的需求將達到 2516 萬噸,到 2028 年將增加到 3194 萬噸。
另外,從鋼鐵行業來看,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的地位依然穩固。未來幾年,中國大陸的宏觀經濟預計將恢復並改善,房地產行業預計也將獲得更有利的政策支持,開發商的融資困難預計將緩解,這將提振投資需求預期,並維持國內螺紋鋼銷售的增長。預計 2024 年中國大陸的螺紋鋼銷量將達到 1.4 億噸,到 2028 年將達到 1.5 億噸。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行業總量整體保持穩定增勢,但受行業特性與週期性、外部環境衝擊等因素影響,通盈集團所面臨的發展挑戰亦不在少數。
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頻繁,極易受到供需關係、全球經濟形勢、政策法規、貨幣政策、地緣政治因素等外部因素影響,若該公司未有效對沖價格風險,存貨價值可能因價格下跌而縮水,導致抵押品價值下降,融資能力受限,進而依賴短期借款。另外,大宗商品交易往往涉及預付採購款 (現金流出) 與下游客户長賬期 (現金流入延遲),加劇流動性壓力。
另一方面,行業集中度高,競爭較為激烈。國際巨頭 (如嘉能可、托克) 憑藉規模效應和全產業鏈佈局主導市場,中小型交易商在資源獲取、融資成本等方面處於劣勢。
除此之外,大宗商品行業也存有一定的替代風險與技術衝擊風險。譬如,新能源革命 (如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 衝擊傳統能源需求;數字化技術 (如區塊鏈) 可能重構傳統貿易模式,對反應遲緩的企業形成挑戰。
針對上述挑戰,通盈集團在招股書中直言表示,未來,公司計劃通過數字化管理、運營和智能倉儲佈局來收集產業資源,從而提升企業價值,創造一個一體化流通的交易生態系統。比如,在 2024 年計劃建立一個化工產品原材料供應鏈的在線平台 (“CRMC 平台”),以便實現物聯網產品接收、債務確認、證書存儲、票據和合同的集中在線管理。 在 2026 年,自建智能倉庫,以實現化工供應鏈和物聯網的互聯互通。
綜上所述,上述 “揚長避短” 的發展策略和赴美 IPO 緩解資金壓力的動作,都可以看出通盈集團積極求變的決心。不過,波動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公司能否繼續維持增長之勢恐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