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uper Semiconductor Stocks (Besides Nvidia) to Buy Hand Over Fist in 2025

英偉達在 2024 年的成功引發了對其他半導體股票的關注,特別是先進微電子公司(AMD)和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AMD 推出了具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 GPU,並報告了創紀錄的 126 億美元的數據中心收入,而美光的內存芯片需求旺盛,數據中心收入增長了 400%。這兩家公司被視為被低估,預計在 2025 年將有強勁的增長潛力,使它們成為明年有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英偉達(NASDAQ: NVDA)是 2024 年表現最佳的股票之一,漲幅高達 171%。這一增長得益於對其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的激增,這些 GPU 是開發人工智能(AI)的黃金標準。
但人工智能硬件競爭正在加劇,超微半導體(AMD 0.75%)和 美光科技(MU 4.82%)等英偉達的競爭對手也可能是很好的投資選擇。這兩家公司最近在 AI 芯片銷售的推動下,交出了創紀錄的財務業績,但其股價距離 52 周高點大幅下跌。
AMD 和美光開始顯得非常有價值,因此投資者可能希望在 2025 年同時購買這兩隻股票。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超微半導體的投資理由
超微半導體在消費電子領域是一位巨頭,因為其芯片為 特斯拉 電動車的娛樂信息系統到 微軟 的 Xbox 遊戲主機提供動力。但該公司在 2023 年底推出了自己的 AI GPU 系列,以與英偉達在數據中心競爭,首款產品是 MI300X。
儘管 MI300X 的上市時間比英偉達的 H100 晚了一年多,但它成功贏得了許多頂級 AI 客户,如微軟、甲骨文 和 Meta Platforms,這些客户通過使用 AMD 產品實現了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性能。超微正在加快創新步伐,去年推出了一種新的 GPU 架構,稱為計算 DNA(CDNA)4,以與英偉達行業領先的 Blackwell 架構競爭。
基於 CDNA 4 的 GPU,如即將推出的 MI350,將提供比 CDNA 3 變體(如 MI300)高出 35 倍的性能,為開發者部署迄今為止最先進的 AI 模型鋪平道路。超微最初預計將在 2025 年下半年開始發貨 MI350,但其進度遠超預期,並將在本季度向客户發送樣品,生產預計將在年中加速。
AI 模型變得越來越高效,個人電腦(PC)、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將很快具備足夠的計算能力以在本地運行這些模型,從而減少對外部數據中心的依賴。超微的 Ryzen AI 300 系列是行業內最好的 PC AI 芯片,公司預計到 2025 年將有超過 100 個商業平台使用這些芯片,主要來自 惠普、微軟、聯想 等頂級製造商。
超微最近公佈了 2024 年的財務業績,數據中心收入創下 126 億美元的紀錄,比 2023 年增長了 94%。其中僅 GPU 銷售就達到了 50 億美元。其客户端部門的收入——即 Ryzen AI PC 芯片所在的部門——增長了 52%,達到了 70 億美元。
這就是為什麼超微的股票開始顯得非常有價值。根據公司去年調整後的每股收益(EPS)為 3.31 美元,其股票的市盈率(P/E)為 32.6,較英偉達的 49.7 的市盈率折扣達到 34%。
華爾街預計超微在 2025 年將實現 43% 的盈利增長(根據 Yahoo!),因此其股票在前瞻性基礎上看起來更便宜。這是我認為它今年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買入理由的關鍵原因。
美光科技的投資理由
美光是多種應用的內存芯片領先供應商,包括數據中心,在 AI 工作負載中與 GPU 互補。內存以準備狀態存儲信息,GPU 可以立即調用這些信息以加快訓練和推理的處理時間。美光的 HBM3E(高帶寬內存)解決方案是行業內最好的,提供 50% 的容量提升,同時比競爭對手消耗 30% 更少的能量。
英偉達選擇美光的 HBM3E 硬件為其新的 Blackwell GB200 GPU 提供動力,這是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 AI 芯片。需求如此強勁,以至於美光的數據中心內存解決方案已經售罄,直到 2026 年,這一勢頭不太可能減緩。該公司預計到 2030 年,其可尋址市場將在這一領域增長到每年 1000 億美元——相比之下,今天的市場價值為 160 億美元。
因此,美光已經在開發新的 HBM4E 解決方案,預計將比當前一代產品在性能上提升 50%。
美光在其 2025 財年第一季度(截至 11 月 28 日)實現了 87 億美元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84%。其數據中心收入特別增長了 400%,達到了 44 億美元,首次佔到公司總收入的一半。
但與超微一樣,美光的 AI 機會遠不止於數據中心。該公司表示,配備 AI 處理器的新 PC 需要 16GB 到 24GB 的 DRAM(內存)容量,而去年非 AI PC 的平均內存容量為 12GB。智能手機行業也出現了類似的變化,幾家製造商最近宣佈推出配備高達 16GB 內存的 Android 設備,以處理 AI 工作負載。這些消費領域可能成為美光未來增長的主要來源。
華爾街的共識預測(由 Yahoo!提供)顯示,美光在 2025 財年可能實現每股收益(EPS)為 6.89 美元,使其股票的前瞻市盈率僅為 13.8。這與英偉達和超微的前瞻市盈率相比,折扣幅度相當大:
NVDA 市盈率(前瞻)數據來源於 YCharts
因此,考慮到美光的驚人增長,其股票可能是目前 AI 芯片領域最大的便宜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