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even giants of the US stock market have entered a technical adjustment zone, with a total market value evaporating by $1.4 trillion, and Tesla is the hardest hit

截至 2 月底,美國科技股七巨頭陷入技術性回調區間,彭博 “Magnificent 7” 指數自去年 12 月高點下跌超 10%,市值合計蒸發 1.4 萬億美元。其中,特斯拉表現最差,週二一度跌超 10%,年內跌幅超 25%,市值較歷史高位縮水近 40%。美銀知名策略師 Hartnett 指出,隨着科技股調整,投資者對標普 500 指數的上漲潛力愈發懷疑,更傾向於國際股票。
科技股主導的美股牛市,是否正迎來關鍵轉折點?
自 2023 年初以來,美股科技七巨頭成美股上漲的重要推力,貢獻了標普 500 指數的大部分漲幅。然而 2025 年初,七巨頭遭遇集體重挫。
週二,美股科技股大跌,七巨頭全軍覆沒,特斯拉盤中一度跌超 10%,盤中市值跌穿 1 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截至 2 月底,彭博追蹤的 “Magnificent 7” 指數自去年 12 月的高點以來已下跌逾 10%,進入技術性調整區間,七家公司市值合計蒸發 1.4 萬億美元。
這場調整似乎打破了"科技股永續增長"的市場敍事,更暴露出行業內部劇烈分化:特斯拉淪為最大拖累,其次是微軟和谷歌,而 Meta 卻創下史上最長連漲紀錄。
特斯拉以年內逾 25% 的跌幅成為七巨頭表現最差成分股,市值較特朗普勝選後的歷史最高位縮水近 40%。這家電動車巨頭正遭遇打擊,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特斯拉市場份額不斷被侵蝕,導致一系列銷量數據不佳,例如特斯拉今年 1 月歐洲銷量驟降 45%,幾近腰斬。
年內當多數科技巨頭調整時,因投資者看好 Meta 的 AI 戰略,該公司股價逆市狂飆,在 2 月實現連續 20 個交易日上漲,創標普 500 成分股歷史最長連漲紀錄,市值激增超 3200 億美元。
隨着科技股的調整,美國銀行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警告稱,隨着歐洲和中國股市表現優於美股,投資者對標普 500 指數的進一步上漲潛力越來越懷疑。
Hartnett 認為,標普 500 指數創出新高的時間越長,難度越大,市場的疑慮也越多。他更推薦國際股票,預計在推動美股上漲的科技七巨頭可能動搖。
雖然他表示投資者對大型科技股遠非悲觀,但如果交易邏輯不再有效,這些股票很容易下跌。
2025 年,美國股市的表現明顯落後於全球其他市場。2025 年迄今,標普 500 指數僅上漲不到 2%,而科技七巨頭股票指數則下跌 3.3%。與此相比,剔除美國的 MSCI 全球指數上漲了 7%。投資者開始質疑高估值和鉅額人工智能支出是否能持續推動這些科技股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