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modity Flagbearer" Goldman Sachs: Three Major Drivers Stimulate, Copper May Welcome a New Bull Market

高盛認為,電氣化需求的增長、中國刺激政策的推動以及供應端的瓶頸,共同為銅價提供了堅實的支撐。預計銅價將在 2025 年達到每噸 10500 美元至 11500 美元,當前較目標價還有 10%-21% 的上漲空間。
在綠色轉型的浪潮中,銅這一古老金屬正迎來新的曙光。
高盛在 25 日發表的研報中認為,隨着全球電氣化浪潮席捲而來,銅價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再度攀升,甚至可能創下歷史新高。預計銅價將在 2025 年達到每噸 10500 美元至 11500 美元。目前倫敦期銅的價格為每噸 9475 美元,據目標價還有 10%-21% 的上漲空間。
該行認為,銅市正處於新一輪上行週期的起點,未來幾年將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預計 2025 年和 2026 年的銅供應缺口將達到 18 萬噸和 25 萬噸。
報告還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價格區間:“鋁頂”和“智利底”。高盛認為,當銅價超過鋁價的 4 倍時,鋁將替代部分銅的需求,從而限制銅價在 2025 年達到 10500 美元/噸和 2026 年達到 11500 美元/噸。這一價格上限被稱為 “鋁頂”。而 “智利底” 則是指,到 2026 年,銅價需要達到 10500 美元/噸,以維持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智利的銅產量,避免 2030 年代初出現大的供應缺口。
那麼,是什麼因素推動了高盛如此看好銅價前景?該行分析師 Eoin Dinsmore 指出,電氣化需求的增長、中國刺激政策的推動以及供應端的瓶頸,共同為銅價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電氣化浪潮,電網成最大推手
電氣化是推動銅需求增長的核心力量。高盛指出,隨着全球向清潔能源轉型,電網和電力基礎設施的銅需求將成為未來幾年的關鍵增長點。預計到 2030 年,電網和電力基礎設施的銅需求每年將增加超過 30 萬噸,相當於新增一個美國的銅需求量。
報告指出,美國、歐洲和中國的電網投資增長將分別達到 4%、3% 和 2.5% 的年增長率。隨着電力在總能源需求中的佔比從 2023 年的 20% 上升到 2050 年的 50%,電網將成為經濟的支柱。高盛認為,儘管面臨一些許可挑戰,但電網投資的增長將為銅需求提供持續的支撐。
此外,高盛還指出,中國的電氣化需求將成為全球銅需求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報告預計,2025 年中國精煉銅需求將增長 4%,而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電氣化和刺激政策的推動。
中國刺激政策抵消關税衝擊
其次,中國的刺激政策將為銅需求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其政策導向對銅市場有着深遠的影響。高盛指出,中國在家電和電動汽車(EV)等領域的刺激政策將顯著推動銅需求增長。報告預計,中國刺激政策將使中國銅需求增長提高 2 個百分點,而關税僅使需求下降 0.8 個百分點。
報告預計,2025 年中國精煉銅需求將增長 4%,而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電氣化和刺激政策的推動。
供應端 “雙重製約”
銅價的上漲離不開供應端的瓶頸。高盛指出,到 2030 年,銅需求將增加 400 萬噸,需要顯著增長礦山和廢銅供應。然而,礦山供應的增長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資本支出增加、礦山壽命延長以及礦石品位下降等。
報告指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短週期、低資本支出礦山將成為主要供應增長點,但智利的穩定供應至關重要。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但近年來產量持續下滑。高盛認為,為了維持智利的銅產量,並鼓勵礦商投資新項目,2026 年銅價需要達到 10500 美元/噸的 “底線”。
此外,高盛還指出,廢銅供應的增長將為銅市場提供一定的緩衝。然而,廢銅供應的增長速度難以滿足未來幾年銅需求的快速增長。報告預計,2025 年廢銅供應將增長 3%,但這一增長速度遠低於銅需求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