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ter one year of special spin-off acceptance,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Logistics IPO still fails

三大航空物流公司暫時無法齊聚 A 股了。
日前,南方航空(600029.SH)宣佈旗下的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南航物流”)主板 IPO 終止。
根據南方航空的解釋,主要基於基於市場環境的考慮。
“目前市場環境變化,為統籌安排資本運作規劃,經充分溝通及審慎論證後,南航物流擬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請文件。” 南方航空指出。
至此,三大航空物流公司中只有東航物流(601156.SH)和國貨航(001391.SZ)順利登陸 A 股。
此次南航物流 IPO 敗北主因或還是受到母公司南方航空的拖累。
《上市公司分拆規則(試行)》(下稱 “分拆規則”)對上市母公司的要求之一,系最近 3 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但南方航空深陷虧損的泥潭,2022 年、2023 年淨虧損分別達到 326.82 億元、42.09 億元。
雖然去年以來南方航空業績已經有所好轉,但仍未實現盈利,預計 2024 年淨虧損仍在 12.5 億元至 18.7 億元之間。
不過,早在 2023 年末南航物流申報 IPO 之際,南方航空就已經因為受到疫情衝擊,業績處於虧損狀態——2020 年至 2022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8.42 億元、-121.03 億元和-326.82 億元。
以不滿足分拆規則的方式申報 IPO,南航物流此舉曾在市場間引發一定的爭議。
彼時信風(ID:TradeWind01)曾從接近南航物流的投行人士處獨家瞭解到,之所以該項目能夠在不滿足分拆規則的情況下獲得申報受理,原因在於其採用了特殊的 “模擬測試” 方法。(詳見信風(ID:TradeWind01)2024 年 1 月 16 日文章《財務指標不符分拆規則如何破障?南航物流上交所主板 IPO“模擬測試術” 詳解》)
據瞭解,該方法可用於歷史業績受不可抗力衝擊的情形。
因為不可抗力情形的存在,南方航空 2020 年至 2022 年的財務數據不足以體現真實經營水平,其便以 2017 年至 2019 年的經營數據作為替代測算。
2017 年至 2019 年,南方航空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59.14 億元、29.83 億元和 26.51 億元。
但又因為南航物流成立於 2018 年,缺乏相應的歷史數據,因此最終結合南方航空的業績、南航物流的同業水平等數據,測算得到南航物流 2017 年至 2019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8.12 億元、9.24 億元和 6.73 億元。
“2020 年至 2022 年航空業受到外界因素的衝擊比較大,才出現鉅額的虧損,也不是説航司本身存在問題。當時能夠被受理確實也是經過有關部門的同意。” 深圳一位投行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解釋稱。
但隨着 2024 年 4 月 “新國九條” 出台後,提出了要從嚴監管分拆上市,這導致不少項目不得不撤回了 IPO 申請。
不滿足分拆規則疊加監管趨嚴的風向,或許都導致南航物流不得不主動終止 IPO。
但南航物流是否會就此不再衝刺上市,仍具有不確定性。
目前市場普遍觀點認為,在國貨航和東航物流已經登陸 A 股的情況下,南航物流或許仍不會放棄上市的道路。
北京一位投行人士指出,未來南航物流或採取以下兩種路徑上市。
一是等待南方航空的業績和外部環境轉好,再衝刺 IPO。這意味着,南航物流若想重啓 IPO 至少需要再等三年;
二是南方航空剝離南航物流至上市公司體外,如此一來其 IPO 便不必受到分拆規則的約束。
例如東航物流和國貨航均是在脱離中國東航(600115.SH)、中國國航(601111.SH)上市公司體系後,才衝刺 IPO。
2 月 24 日,信風(ID:TradeWind01)已向南方航空求證南航物流上市規劃問題,,但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