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man Sachs raises Xiaomi's target price, optimistic that Xiaomi will ultimately be an AI winner

華爾街見聞
2025.02.22 12:2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高盛認為,小米憑藉其在 AI 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和 “人×車×家” 生態戰略的推進,通過構建操作系統級別的 AI 代理——小愛同學和全球最大的 AIoT 生態系統,有望在 AI 時代脱穎而出。高盛將小米 12 個月目標價從 38 港元大幅上調至 58 港元,較週五收盤價高 12% 以上

在 AI 和物聯網(IoT)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小米正憑藉其獨特的戰略佈局和強大的生態優勢,悄然改寫科技行業的競爭格局。

高盛本週稍早前公佈研報稱,小米在 AI 和 IoT 領域的戰略佈局,通過構建操作系統級別的 AI 代理——小愛同學和全球最大的 AIoT 生態系統,未來幾年有望實現強勁增長,成為 AI 行業最終的贏家。

小米處於有利地位,能夠以更高效的方式提升其 AI 技術能力,通過 AI 擴大其 “人×車×家” 生態系統並推動銷售增長,並且有望在長期內向互聯網/軟件服務領域上游邁進,通過構建操作系統級別的 AI 代理——小愛同學和全球最大的 AIoT 生態系統。

高盛將小米 12 個月目標價從 38 港元大幅上調至 58 港元,較週五收盤價高 12% 以上,並重申了 “買入” 評級。

AI+AIoT 生態系統

報告指出,小米正在構建操作系統級別的 AI 代理——Xiaoai,並將其打造為全球最大的 AIoT 生態系統。這一戰略的核心是將 AI 技術深度融入小米的硬件、軟件和服務中,實現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電動汽車的全方位智能化連接。

截至 2024 年,小米的 AIoT 設備連接數已接近 9 億台,這一龐大的生態系統為小米在 AI 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高盛還認為,各公司在 AI 大語言模型能力方面的差距逐漸縮小,小米的差異化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獲客成本低,小米擁有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2023 年佔比 13%),這意味着其 AI 技術可以通過海量的設備快速落地和推廣。

其次,小米的 AI 技術不僅侷限於軟件層面,還通過硬件與軟件的深度結合,實現了更高效的智能化體驗。例如,小米的智能汽車 SU7 Ultra 和即將發佈的 YU7,不僅在性能上對標豪華品牌,更在智能化配置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業績還有很大想象空間

高盛對小米的財務前景持樂觀態度。報告預測,小米 2024 年至 2027 年的收入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 26%,淨利潤 CAGR 更是高達 35%,這一增長速度在亞洲科技巨頭中名列前茅。高盛還特別提到,小米在 AIoT 和汽車領域的增長潛力巨大,預計這兩個領域在 2024-2027 年間的收入 CAGR 分別可達 17% 和 99%。

在智能手機業務方面,小米的全球市場份額在 2024 年第四季度達到 13%,較去年同期略有增長。與此同時,小米在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銷量在 2025 年 1 月實現了超過 40% 的同比增長,顯示出其在國內市場的強勁競爭力。高盛認為,隨着小米在 AI 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其智能手機業務有望通過智能化功能的提升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

電動汽車業務方面,高盛預計,小米 2025 年的智能電動汽車交付量將達到 36 萬輛,超出管理層此前設定的 30 萬輛目標。其中,高端車型 SU7 Ultra 的交付量有望達到 1 萬輛,其售價預計為 75 萬元人民幣,毛利率將是普通車型的 5 倍。

高盛還指出,未來幾個月內有幾件事值得關注:

  • 2 月末的新產品發佈會,屆時將發佈 SU7 Ultra、小米 15 Ultra 以及其他 AIoT 產品(例如集中式空調),隨後小米 15 Ultra 將於 3 月 2 日全球發佈;我們將關注官方定價、訂單量以及可能宣佈的增值服務;
  • SU7 Ultra 將於 3 月在紐博格林賽道進行測試;
  • 電動汽車工廠的進展,包括一期工廠的擴建、二期工廠的建設以及第二個電動汽車工廠的更新;
  • YU7 將於 6 月至 7 月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