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baba: The primary goal is AGI

阿里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超過過去十年總和的 AI 基礎設施,預計每年將投入 1200 億人民幣。阿里雲的 AI 戰略目標是追求 AGI,意在超越現有應用場景,可能替代全球 50% 的 GDP 構成。會議中提到,AI 的 90% 生成和輸出將在雲計算網絡上進行,強調了雲計算的重要性。
先説最大標題:未來 3 年的 AI infra 投資,超過去 10 年的 infra 投資.....過去 10 年大概投了 3800 億。3 年投這麼多,意味着每年打底 1200 億。別爭論是不是超預期了,一定是超預期。因為過去大家傳的都是 2025 一年,現在告訴你三年持續投資,這比北美 CSP 的確定性還要強。
前幾天去騷擾阿里雲戰略部的哥們,“你們 capex 到底多少”,他發我這張圖:
意思是:假如對標海外過去 5 年平均資本開支密度,也有 12.4%,而阿里 2025 年收入大概 1400 億美金,對應大概就是 1200 億 rmb 資本開支。但假如對比 2025 年的投資密度,那就是 20%...就是 2000 億資本開支。個人理解未來 3 年就在這個範圍了。
而會上另一個大家傳閲的標題——阿里稱AI 戰略首要目標:“追求 AGI,追求模型智能能力的邊界。這個目標超過我們可見的任何應用場景。現在場景只是 AI 提升過程中產生的機會。AGI 標準定義是 80% 以上人類能力,從這個角度看,全球 50% 支出是就業者的勞動支出(腦力體力),如果實現 AGI,那麼 AI 將是全球最大產業,有可能替代現在 50% 的 GDP 構成。”
加上 Capex,這是相當大的口號...我們讀出了什麼?“後腦勺” 會議沒白開啊。記得政事堂在會議前發了一篇,説的非常精闢——“猛虎下山”。我們之前也提到過,現在互聯網與上面,在 AI 上的利益達成了高度一致。現在投資 AI 就是 zz 正確。不僅如此,還有利可圖。今天的互聯網不僅要在國內投資 AI,還要去出海搶奪 AI 市場(在各國建立自己的防火牆之前)
其他會上的要點:
-
AI90% 的 token 將在雲計算網絡上生成和輸出,只有在雲上才有最高效率。 -
季度支出:年度週期是相對平均的支出安排,每個季度會有波動,根據供應鏈情況安排(因此可能環比增加有點激進,但可以作為 upside case) -
模型商品化?基座模型本身的商業模式的確看不清楚。開源與閉源接近,利好雲計算公司,都要 Hosting 在雲計算網絡上。無論是智能同質化,或者智能本身就是最大的商品,我們都做好了儲備。 -
阿里內部最大 AI 應用是?模型能力越來越強,進化速度越來越快。很難説。但內部會看到某些明顯機會:淘寶在研發很多項目(用户交互、交易增效、交易轉化)、夸克(我們的 AI 搜索,國內 AI 搜索用户量最高 )、釘釘(最重要的 to B 抓手)、高德(通過 AI 成為生活服務入口) -
蔣凡業績會提到電商會繼續投入,保持份額、商家營商環境、新用户獲客 -
60% 客户用在推理上,春節期間的推理需求是爆炸的。 -
阿里雲做好了準備,適配多種多樣的芯片,無論禁令政策如何變化,都做好了準備(阿里現在確定有的是:N 卡、自研平頭哥、昇騰、寒武紀)
本文來源:信息平權,原文標題:《阿里:首要目標是 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