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the world's largest ice cream IPO about to be born?

華爾街見聞
2025.02.19 10:1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聯合利華計劃在 2025 年分拆其冰淇淋業務並在阿姆斯特丹進行 IPO,同時考慮在倫敦和紐約二次上市。該業務去年銷售額約為 83 億歐元,佔公司整體收入的 14%,但在全球市場中佔有 20% 的份額,估值高達 150 億英鎊。此舉旨在應對公司業績壓力,儘管 2024 年銷售額小幅增長,但利潤卻有所下滑。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黃昱

夏天還沒到來,你最愛的冰淇淋就已經在醖釀大招了。

最近,英國消費巨頭公司聯合利華公佈了 2024 年的財報,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消息之一便是其計劃分拆旗下冰淇淋業務,在阿姆斯特丹進行 IPO,同時還謀劃在倫敦和紐約等地二次上市。

上述三地的交易所也是聯合利華已經上市交易的交易所。聯合利華還表示,這一 IPO 計劃在 2025 年完成。

當前,在聯合利華的業務版圖中,主要包含了美容與健康、個人護理、家庭護理、食品業務、冰淇淋五大業務。其中冰淇淋屬於佔比最小的一項業務,去年銷售額約為 83 億歐元(約合 630 億人民幣),佔該公司整體收入的約 14%。

儘管在集團內部佔比不高,但聯合利華冰淇淋業務佔據全球 20% 的市場份額,旗下擁有和路雪、夢龍、可愛多等全球前十品牌中的五個,是妥妥的全球冰淇淋巨頭。

也因為如此龐大,聯合利華冰淇淋業務此前估值高達 150 億英鎊(約合 1400 億人民幣)。若按消費行業平均市盈率(約 25 倍)估算,其估值可達 1075 億人民幣;再疊加品牌資產和市場份額溢價,1400 億人民幣的估值具備合理性。如若正式上市,其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 IPO。

市場也對這一龐大業務表現出熱情。去年時,市場就傳出聯合利華出售該業務的潛在可能性。當時的消息稱,就該業務聯合利華開始與潛在競標者進行接觸,涉及到了 Advent International、黑石集團、CVC Capital 等一批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但此後,聯合利華決定分拆而非出售。

聯合利華當前着急剝離冰淇淋業務,主要是因為其本身業績承壓,在過去的幾年裏一直增長乏力。

其 2024 年財報顯示,儘管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 1.9% 至 608 億歐元(約 4620 億元人民幣),但營業利潤同比下滑 3.7% 至 94 億歐元,淨利潤更是縮水 10.8% 至 64 億歐元,呈現 “增收不增利” 的態勢。

其計劃分拆的冰淇淋業務便是集團內增長比較疲軟的板塊之一。2023 年,冰淇淋業務營收僅增長 2.3%,並且增長主要來源於提價,實際銷量還下降 6%;2024 年雖略有改善,營收增長 4.5% 至 83 億歐元,但盈利能力持續承壓,成為拖累整體業績的 “包袱”。

分拆後,聯合利華可將資源集中於美容與健康等較高增長業務,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並且,對於主業在美妝和日化的聯合利華而言,冰淇淋業務與主業缺乏協同效應。冰淇淋業務具有顯著的季節性波動,供應鏈和渠道管理與其他業務(如日化、食品)差異較大。冰淇淋需要大量冷鏈設備投入,而聯合利華其他業務更依賴常温物流和零售渠道。這種模式差異導致協同效應不足,獨立運營後可能將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資本市場戰略優化分拆上市可為冰淇淋業務單獨融資,釋放其品牌價值。獨立上市後,該業務可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加速產品創新和區域擴張,同時為聯合利華股東創造更高回報。

聯合利華分拆冰淇淋業務是 “斷臂求生” 的戰略選擇,短期可能因剝離低效資產提振股價,長期則取決於獨立後的運營能力。儘管 1400 億人民幣的估值並不低,但憑藉品牌矩陣和全球化佈局,該業務有望在專業化運營下重獲增長動能。

事實上,近年來,巨大的聯合利華一直在 “瘦身”,分拆冰淇淋業務只是其中的一項。

去年,聯合利華出售了個人護理板塊旗下 Elida Beauty 業務,其中包含 Ponds 旁氏、Impulse 等二十餘個個非核心美容和個人護理品牌;之後又相繼出售了不少旗下表現一般又相對邊緣的品牌。

針對一系列的出售,聯合利華表示,剝離後將成為一家更簡單、更專注的公司,集中到美容與健康、個人護理、家庭護理和營養業務四個板塊。一番 “瘦身” 下來,聯合利華表示將聚焦旗下較為強勢的 30 個品牌,決定對其予以資源傾斜。

除此之外,去年聯合利華開啓了近 5 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宣佈要裁掉其全球員工總數的 5.9%,涉及到 7500 人。

這一點和全球的不少大公司都比較相似。近年來,隨着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增加,不少全球的集團公司都在收縮業務,聚焦核心業務,防止在激烈的競爭中被邊緣業務的投入拖累,並且保證有足夠的資金能鞏固核心業務。

然而,迴歸核心之後,也並不是就此進入了舒適區,全球的消費市場依舊在面臨巨大的挑戰,業績放緩的聯合利華能否穿越週期,還需要管理層們給出新的答卷。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