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ump, the biggest boon for European stocks?

2025 年,歐股強勁開局,歐洲斯托克 50 指數和銀行股年初回報率均超兩位數,超越美股。高盛指出,特朗普政策意外推動全球資本重新配置,投資者尋求更穩定的市場,歐洲因此受益。特朗普與普京接觸可能改善能源供應,緩解歐洲能源危機,帶來新增長機會。
2025 年歐股強勁開局,二十五年來首次逼近歷史新高(距新高還有 20 個基點):歐洲斯托克 50 指數、歐洲銀行股年初至今的回報率均達到兩位數,超過美國標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表現。
如今,在特朗普政策意外催化下,全球投資者正在重新審視歐洲資產價值。高盛認為,隨着美國市場在 “特朗普效應” 下波動加劇,投資者開始尋找更具穩定性和增長潛力的市場,而歐洲正成為這一趨勢的受益者。
高盛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 Mark Wilson 在最新文章中指出,當前市場對美國和歐洲存在兩大認知差:
其一,過度強調美國科技霸權,忽視歐洲在高端製造、醫療設備等領域的隱形冠軍集羣;
其二,低估了能源自主帶來的產業鏈重構機遇。歐盟碳關税(CBAM)全面實施後,本土綠色鋼鐵企業成本優勢將擴大至 30% 以上,這解釋了安賽樂米塔爾股價年內上漲 26% 的背後邏輯。
特朗普的 “意外禮物”
Wilson 在文章中指出,特朗普的政策一直以來都主張 “美國優先”,但近期的市場表現顯示,他的議程可能正在為歐洲股市帶來意想不到的推動力。歐洲斯托克 50 指數年初至今回報率超 15%,德國 DAX 指數更跑贏同期納斯達克表現。
首先,特朗普的政策預期正在推動全球資本重新配置。隨着美國市場在 “特朗普效應” 下波動加劇,投資者開始尋找更具穩定性和增長潛力的市場,而歐洲正成為這一趨勢的受益者。
其次,在俄烏衝突爆發兩週年之際,市場關注點已從軍事對抗轉向能源格局重塑。特朗普近期與普京的接觸引發連鎖反應,根據高盛測算,若俄羅斯天然氣恢復經烏克蘭輸送,歐洲天然氣庫存補充速度將提升 40%,遠期氣價可能下修 15-50%。
這一預期不僅緩解了歐洲能源危機的壓力,也為歐洲化工等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過去兩週,烏克蘭重建概念交易量突破 15 億美元,創下歷史峯值。
能源成本預期下修帶來的影響具有乘數效應。歐洲化工行業經歷過去兩年 35% 的產能收縮後(彭博數據),當前平均產能利用率已回升至 82%。巴斯夫、拜耳等龍頭企業股價自年初累計上漲 22%,遠超市場預期。
高盛還認為,相對於美國,歐洲存在較大的 “價值窪地”。
儘管歐洲斯托克指數三年累計回報率與標普 500 持平,但其成份股平均市淨率仍比美股低 38%。這種錯位在特定領域尤為顯著:歐洲銀行板塊動態市盈率 7.2 倍,較美國同業低 45%,但 ROE 差距已從 2022 年的 6.3 個百分點收窄至 2.1 個百分點。
這種估值差催生了獨特的"跨市場套利"機會。以製藥巨頭阿斯利康為例,其美國存託憑證估值較倫敦主板溢價達 22%,類似情況覆蓋 67% 的泛歐龍頭企業。貝萊德歐洲股票主管指出:"當企業基本面趨同而估值差超過 15%,資本就會啓動再平衡機制。"當前歐洲股市市值/GDP 比率僅為 78%,顯著低於美國的 158%,為長線資金提供了安全邊際。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