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S provided a benchmark list: Cambricon vs. NVIDIA, Xiaomi vs. Tesla, SMIC vs. TSMC

瑞銀表示,寒武紀的估值比英偉達高三倍,小米和理想的估值分別比特斯拉低 80% 和 90%,中芯國際的估值比台積電低 15%。
寒武紀和英偉達 “過招”、小米和理想對標特斯拉、中芯國際與台積電 “打擂”……瑞銀在最新出爐的研報中給了份中美科技股對標名單。
隨着 DeepSeek 的 R1 模型發佈,AI 在中國的發展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瑞銀 James Wang 團隊在 12 日的報告指出,自年初以來,AI 相關中國上市股票平均上漲了 15%,跑贏 MSCI 中國指數 9%。考慮到當前流動性充裕和利率較低,瑞銀認為 AI 相關股票存在估值重估機會。
瑞銀表示,寒武紀的估值比英偉達高三倍,小米和理想的估值分別比特斯拉低 80% 和 90%,中芯國際的估值比台積電低 15%。
報告還提到,AI 行業的發展通常會推動相關股票的估值提升。在過去的 4G、5G 和雲計算時代,相關股票的表現都優於市場 50% 到 100%,且這種反彈通常會持續 1 到 2 年。瑞銀認為,當前 AI 相關的市場反彈可能還未過半,尤其是軟件類股票,未來仍有較大的估值提升空間。
AI 企業對標:中國企業的競爭力
在這份報告中,瑞銀詳細列出了一系列 AI 相關企業對標名單,並進行了估值對比。這份名單涵蓋了硬件、軟件、互聯網、汽車等多個領域,其中一些對比尤為引人注目:
- 寒武紀:作為中國領先的 AI 芯片製造商,寒武紀在瑞銀的對標名單中與英偉達相對標。寒武紀的估值比英偉達高 312%。
- 小米:小米在智能硬件和 AI 領域的發展迅猛。在瑞銀的名單中,小米與特斯拉相對標,儘管小米的估值比特斯拉低 80%,但其在智能硬件和 AI 生態方面的潛力不容小覷。
- 理想汽車:理想汽車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代表之一,與特斯拉相對標。理想汽車的估值比特斯拉低 90%,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期待。
中芯國際:中芯國際在瑞銀的名單中與台積電相對標。中芯國際的估值比台積電低 15%,其地位和技術進步成為 AI 芯片製造領域的重要力量。
詳細的圖表如下:
圖源:瑞銀,華爾街見聞漢化
新一輪科技浪潮的風口
報告指出,儘管 AI 在大多數公司營收中佔比有限,但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將推動相關企業的估值提升。瑞銀認為,基礎設施提供商(如 IDC 公司和硬件製造商)將最早從 AI 應用中獲得營收收益,因為 AI 用户(如雲服務提供商)正在急於構建生態系統,即使以犧牲盈利能力為代價。
瑞銀看好軟件類股票,認為其在未來幾年有望迎來顯著的估值重估:
“根據 2019-2020 年(雲計算)和 2023 年(AI)的經驗,軟件公司的估值重估最為顯著,市銷比(P/S)在期間上升了 4-14 倍。與更廣泛市場相比,軟件類股票目前交易價格仍比 2021 年初的峯值低 53%,比 2023 年的峯值低 38%。”
此外,瑞銀還提到,AI 技術的發展將推動多個行業的變革,包括互聯網、金融、醫療、汽車等領域。例如,AI 技術將幫助互聯網公司優化廣告技術、提升用户體驗;金融機構將通過 AI 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醫療行業將利用 AI 技術加速藥物研發、提升診斷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