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sent just took office and immediately "slapped himself in the face": The U.S. Treasury's quarterly long-term bond issuance scale remains unchanged, and it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this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華爾街見聞
2025.02.05 17:4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財政部連續四次維持 1250 億美元的長債季度再融資標售規模不變,並繼續重申預計 “未來幾個季度” 不會增加發債規模,儘管市場人士顧問建議財政部刪除或修改此指引。財政部稱,債務上限會導致國庫券發行量的波動比正常水平大。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若更遲結束 QT,將增加財政部的舉債需求。

曾抨擊前任耶倫發債策略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剛剛走馬上任就打了自己的臉:財政部延續之前的季度發債規模,未作出調整,且計劃今年相當長的時間都保持這種長期債券的發行規模。

美東時間 2 月 5 日週三,美國財政部官網公佈,將於下週在所謂的季度再融資標售中發行總計價值 1250 億美元的證券,這批債券將為今年 2 月 15 日到期的約 1062 億美元私人持有美債提供再融資。這是財政部連續第四次維持長債的季度標售規模不變。財政部稱,最新一批 1250 億美元再融資新發債券包括:

  • 美東時間 2 月 11 日下週二下午 1 點標售的 580 億美元規模 3 年期美國國債,
  • 美東時間 2 月 12 日下午 1 點標售的 420 億美元規模 10 年期美國國債,
  • 美東時間 2 月 13 日下午 1 點標售的 250 億美元規模的 30 年期美國國債。

總髮行規模扣除償還將到期的美債後,財政部預計,通過這批債券再融資,將向私人投資者籌集淨新增現金約 188 億美元。

財政部週三還表示,將維持浮動利率債券的發行規模不變,同時繼續小幅增加一些通脹保值國債(TIPS)的發行規模,計劃 2 月新發的 30 年期 TIPS 規模保持在 90 億美元不變,3 月發行的 10 年期 TIPS 規模擴大 10 億美元至 180 億美元,4 月發行的 5 年期 TIPS 規模增至 250 億美元。

財政部表示,2 月到 4 月這未來三個月,計劃使用國庫券來應對季節性或意外的借貸需求變化。

繼續重申預計 “未來幾個季度” 不會增加發債規模 儘管市場人士建議刪除或修改指引

除了季度再融資標售規模保持原樣,本次美國財政部依然重申了未來幾個季度也不會增加發債規模的指引。財政部公告寫道,

財政部認為,目前的標售規模能讓該部門很好地應對財政前景以及未來美聯儲系統公開市場賬户所持美債、即 SOMA 贖回速度和持續時間的潛在變化。“基於當前的借款需求預期,財政部預計,至少未來幾個季度內維持附息債和浮動利率債券(FRN)的標售規模不變。”

自去年初最近一次增加債券標售規模以來,財政部一年來一直這樣重複以上指引表述。而且,本週三財政部披露的會議紀要顯示,在 2 月 4 日週二的會議上,包括做市商、基金經理等市場參與者在內的財政部外部顧問——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TBAC)其實建議財政部考慮至少修改指引。

公告寫道,在這些TBAC 的顧問 “一致鼓勵財政部考慮刪除或修改”上述有關發債規模的前瞻指引,一些顧問傾向於完全去掉之前的措辭,從而反映前景的不確定性,大多數顧問支持,將指引的措辭改得緩和些。可財政部最終還是維持指引不變。

一位財政部高官此後表示,TBAC 只是提供建議而已,最終決定權在財政部手中。

本次貝森特領導的財政部維持季度中長期國債標售規模不變符合華爾街預期,市場高度關注的是,財政部是否為今年下半年可能增發債券留下餘地。

華爾街見聞本週一文章提到,多名分析師預計,財政部可能今年 11 月開始逐步增加長期債務的標售規模,還有些預計最早 8 月就可能增發。文章稱,任何財政部的措辭變化都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畢竟,2023 年 8 月財政部宣佈增加發行長債後,10 年期美債的收益率一度接近了 5%。

貝森特曾批評美國財政部過度依賴短期債務,認為這可能扭曲市場並增加風險。他去年 11 月的專欄文章表示,財政部應轉向更正統的借債結構,即增加長期債務的比例。一些華爾街人士擔心,如果貝森特大幅增加長期債務發行,可能會推高已經處於高位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從而影響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

債務上限導致國庫券發行量波動大 美聯儲何時結束 QT 影響舉債需求

雖然本次財政部沿用了相當長時間內發債規模不變的指引,但未來還有兩個重要因素可能迫使財政部改變計劃。其中之一就是債務上限。從 2025 年 1 月 2 日起,國會為聯邦政府設定的舉債最高額度——債務上限恢復對所有法定未償還債務的限制效力。

去年 12 月,前財長耶倫致信國會領袖時透露,由於債務上限重新生效,財政部 1 月將開始動用超常規措施,避免因債務上限限制造成美國債務違約。本次財政部的再融資發債公告稱,財政部已於 1 月 21 日啓動超常規措施,以此保持政府資金運轉,還指出:

“在(國會)暫停或提高債務上限之前,與債務上限相關的限制將導致基準國庫券發行量出現比正常情況更大的波動,以及大量使用現金管理票據。”

另一個影響財政部發債的重要因素是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的量化緊縮(QT)行動。美聯儲目前保持着一個月最高 250 億美元的削減美國國債持倉步伐,尚不確定聯儲會何時暫停或是進一步放慢放慢縮表。當美聯儲徹底退出 QT 時,財政部向公眾舉債的需求就會減少。

TBAC 向財政部報告,做市商目前預計,美聯儲會在今年夏季、而不是春季結束 QT,那將 “略為增加財政部向私營部門借款的需求預期,市場參與者認為風險傾向於(聯儲的 QT)結束得更遲。

不過,美聯儲要評估銀行體系的準備金規模是否充裕,判斷是否可以繼續 QT。包括債務上限形勢在內的因素可能讓美聯儲的這種評估變得更復雜。據會議紀要,做市商普遍預計,美聯儲將等到 2026 年一季度或者更晚才為了維持充足的準備金而擴大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