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trillion growth on shaky ground! The "DeepSeek Storm" sweeps the globe, and the "Four Giants" of the U.S. stock market urgently need strong performance to win over the public

預計大型科技公司的利潤增長將創 2023 年第一季度以來新低,華爾街分析師表示業績超預期的門檻已提高。美股四巨頭在即將公佈財報之際,面臨 DeepSeek 引領的低成本算力風暴的挑戰。DeepSeek R1 的推出大幅降低了 AI 訓練與推理成本,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全球投資者正迎來又一個無比關鍵的美國大型科技公司超級財報週期,這些科技巨頭於本週密集披露財報,且股價均處於歷史最高位附近,估值也處於歷史高位。這次的一個關鍵區別是:預計所謂的 “美股七大科技巨頭” 的季度利潤增幅將創下近兩年以來最慢的速度,並且不少華爾街分析師表示,業績超預期 “門檻已經提高”。自 2022 年底以來,七大科技巨頭們引領的納斯達克 100 指數高達 15 萬億美元的史詩級市值擴張,無疑面臨嚴峻考驗。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美股 “四巨頭” 本週公佈業績之際,正值 DeepSeek 引領的 “低成本算力風暴” 席捲全球,投資者們開始質疑美國科技巨頭們對於人工智能堪稱 “非理性” 的狂熱 AI 燒錢計劃是否合理。來自中國 DeepSeek 的 AI 工程師團隊所開創的 DeepSeek R1 可謂在上週霸榜美國熱搜,並且 DeepSeek 應用在週一登頂蘋果中國地區和美國地區應用商店免費 APP 下載排行榜,在美區下載榜上超越了 ChatGPT。DeepSeek R1 的問世,宣告 AI 訓練與推理成本大幅縮減,在不到 600 萬美元的極低投入成本和 2048 塊性能遠低於 H100 與 Blackwell 的 H800 芯片的條件下,DeepSeek 團隊打造出堪比 OpenAI O1 的開源 AI 大模型。
DeepSeek 本次霸榜美國乃至全球社交媒體熱搜,起因在於 1 月 20 日其正式發佈推理大模型 DeepSeek-R1,該大模型經多位科技界大拿在上週證實其在數學、編程和推理等關鍵領域的表現,能與 OpenAI 推出的號稱 “人類史上最強推理模型” 的 o1“掰手腕”,但其 API 調用成本卻低了 90%-95%。
DeepSeek 的低成本 + 超高效 + 不輸於 o1 的大模型綜合性能,源於對大模型訓練流程的每個環節都施加了 “極致工程” 與 “精細微調”,比如以極致工程為導向的高效訓練與數據壓縮策略,通過多層注意力 (MLA)、FP8 混合精度、DualPipe 並行通信、專家門控 (MoE) 負載均衡等手段,讓 DeepSeek 在訓練階段將硬件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減少 “不必要的算力浪費”,以及 “強化學習 + 蒸餾 + 專業數據優化” 的創新型 AI 訓練舉措。
簡而言之,DeepSeek 通過 “極致工程化 + 並行優化 + 精篩數據 + 精準後訓練” 為核心來不斷削減通用算力的 “無效消耗”,把資源集中到最能提升模型性能的核心模塊 (注意力頭、關鍵算子、RL/蒸餾微調等),展示了 “極致工程化 + 後訓練端蒸餾 + 專業數據整合 + 主攻強化” 如何在有限 GPU 資源下逼近乃至超越行業主流大模型性能,對傳統 “鉅額燒錢” 模式提出了強力挑戰。因此 DeepSeek 將硬件和算法的潛能最大化挖掘——這與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科技大廠們 “粗放式燒錢” 在某種程度上形成鮮明對比。
因此,全球投資者們迫切希望美股 “四巨頭” 對於 AI 方面的鉅額投入能夠實現積極創收與盈利規模,進而實現整體營收與利潤業績大超預期,否則他們會將這種 “非理性” AI 支出,同時無法憑藉大額投入帶來任何可觀利潤,視為這些科技巨頭在 AI 方面的瘋狂支出 “完完全全在損害歸屬於公司普通股的利潤”,進而掀起拋售大浪潮。
四巨頭業績,美股 “全村的希望”
將於本週公佈業績的美股 “四巨頭”——即蘋果 (AAPL.US)、微軟 (MSFT.US)、Meta(META.US) 以及特斯拉 (TSLA.US),它們實際業績對於美股乃至全球股市走勢而言可謂至關重要,這些科技巨頭佔標普 500 指數以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權重接近 40%,並且它們的業績攸關全球科技股投資者們對於 “人工智能的信仰與積極展望”,若它們業績普遍不及市場預期,或將令投資者們紛紛質疑與 AI 相關聯的創收與盈利前景,進而引發類似去年夏季的全球科技股暴跌之勢。
“美股七大科技巨頭” 即所謂的 “Magnificent Seven”,它們包括:蘋果、微軟、谷歌、特斯拉、英偉達、亞馬遜以及 Meta Platforms,它們乃標普 500 指數屢創新高的核心推動力。放眼整個美股,“七大科技巨頭” 自 2023 年以來乃領漲整個美股的最核心力量,它們憑藉佈局 AI 帶來的強勁營收、堅如磐石的基本面、多年以來持續強勁的自由現金流儲備以及不斷擴張的股票回購規模,吸引全球範圍的資金蜂擁而至。谷歌 (GOOGL.US)、英偉達 (NVDA.US) 以及亞馬遜 (AMZN.US) 將於 2 月公佈財報。
谷歌、英偉達、Meta 和微軟等美股大型科技股的股票在年初大幅上漲,尤其是在風險偏好情緒和投資者們對這些公司花費數十億美元開發人工智能服務帶來的高創收與盈利期望下,這些科技巨頭的股價表現優於大盤。
但本週開始的財報季可能會讓股市看漲者們清醒過來:儘管所謂的 “七巨頭” 的盈利仍在增長,且遠超美股市場其他的細分板塊,但華爾街預計其增長速度將較前幾個季度明顯放緩。歸根結底,基數效應以及對於 AI 持續大額投入但盈利前景仍偏向模糊的壓力下,這些科技巨頭的業績增速以及業績超預期的市場門檻,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自 2022 年底以來,市場對於科技巨頭們無比樂觀的 AI 盈利前景展望,已推動有着 “全球科技股風向標” 稱號的納斯達克 100 指數 (Nasdaq 100 Index) 總市值大幅擴張約 15 萬億美元。然而,所謂的 “七巨頭” 以及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上行勢頭近期明顯放緩,主要因市場擔憂 AI 盈利前景大幅不及預期導致利潤擴張規模受阻。
來自 Man Numeric 的首席投資官丹•泰勒表示,業績超預期 “門檻已經提高,他表示:“這應該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財報季,但標杆已經提高,它們可能無法達到市場的高期望。”“這些巨頭的業績可能很難像去年那樣擁有卓越表現,尤其是考慮到估值已經大幅上升。”
“美股七大科技巨頭” 利潤增長放緩
“七巨頭” 的業績披露從週三美股盤後開始,屆時微軟、Meta 以及特斯拉將按計劃發佈業績報告。蘋果公司緊隨其後於美東時間週四發佈業績,而亞馬遜和谷歌將於下週公佈業績,然後 AI 芯片霸主英偉達的業績則將美東時間於 2 月 26 日公佈。
在兩年多前開啓的這一輪美股長期牛市中,英偉達和微軟領銜的 “七巨頭” 極其優異的盈利增長數據和圍繞人工智能的繁榮景象一直是美國股市牛市行情的關鍵驅動力。在此期間,標普 500 指數大約 70% 的漲幅主要來自大型科技公司,但由於預期利潤將下滑,以及人們對所有 AI 投資何時能夠更有意義地獲得回報的質疑情緒,漲幅有所放緩,甚至在去年夏季出現短暫暴跌。
可能是一次步伐較小的跳躍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彙編的統計數據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們預計第四季度美股七大科技巨頭的利潤將同比增長 22%,為 2023 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小增幅。雖然這仍遠高於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整體利潤約 8% 的預期增幅,但遠遠低於第一季度 51% 的增幅,且為連續四個季度出現萎縮。
來自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分析師邁克爾•卡斯珀認為,人們有理由擔心。鑑於美股科技板塊在標普 500 指數市值中所佔的權重比其在該指數整體利潤中所佔的比重高出約 10 個百分點,這位股票分析師擔心,要麼盈利增長必須超預期改善,要麼估值需要下降。
DeepSeek 引領的 “低成本算力浪潮” 已經令投資者們開始懷疑美國 AI 大廠們支出的合理性,如果這些科技巨頭 AI 鉅額投入仍然無法產生令投資者感到滿意的創收與盈利,以及超出市場預期的業績數據,可能迎來比去年夏季時期規模更大的 “科技股拋售浪潮”。卡斯珀對此表示:“我們都非常清楚,如果美國科技巨頭的實際業績未能達到所有人都期望的業績,它們股價會作何反應。”
從相對於預期銷售額的股票價格走勢來看,美國科技巨頭們的估值顯得更加不穩定。根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統計數據,標普 500 指數的 IT 板塊的交易價格接近未來 12 個月預期銷售額的足足 8 倍,接近至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標普 500 指數科技板塊的估值相對於銷售額飆升
不過,來自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部門美洲區的首席投資官索利塔·馬塞利認為,這些估值值得投資者繼續買入,因為人工智能投資預計將在未來一年左右產生更大規模的整體營收。“雖然人工智能領域輕鬆獲利的時代可能已經過去,但我們認為在 AI 強大創收前景支持下,這波科技股漲勢遠未結束。” 她本月在一封致客户的信中寫道。
相比於當前微不足道的 AI 創收數據,美國科技巨頭在 AI 方面的燒錢規模可謂持續大幅擴張,微軟、谷歌、亞馬遜和 Meta 預計在上一個財年總計將超過 2000 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且它們均已承諾在本財年繼續大幅增加支出。因此,除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營收的增長外,投資者們還將密切關注支出預期,尤其是 DeepSeek R1 問世之後,聚焦於美國科技巨頭的投資者們愈發質疑龐大 AI 支出是否合理。
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投資者們已準備好迎接美國科技巨頭們的 “巨大失望財報季”。在 “美國七大科技巨頭” 中,資金對於看跌期權 (防範下跌風險) 的需求與對看漲期權的需求相比,在 12 月飆升後正在萎縮。
到目前為止,對於標普 500 指數以及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看漲者們已經獲得了高額回報。流媒體巨頭奈飛 (NFLX.US),作為少數幾家已報告業績的科技公司之一,在訂閲用户數量創紀錄增長後,上週幫助大幅推高了納斯達克 100 指數。
“估值可能會因市場看漲情緒而繼續擴大,但是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貨幣化前景有可能會感到失望,進而引發新一輪拋售與清算。” Man Numeric 的泰勒表示,但他強調大型科技巨頭 “仍然是能產生大量現金流的優秀企業”,並且憑藉強大現金流與股票回購規模,仍將是恐慌拋售中的 “安全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