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AI battle is all about top-tier spending, why does the "poor" Oracle have a reason to compete?

甲骨文的資金實力相對有限,但其靈活的數據中心策略和高效的資本支出讓它在這場燒錢大戰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科技巨頭雲集的 AI 競賽中,甲骨文雖然不是最 “富有” 的參賽者,但其靈活的策略和獨特優勢讓它在這場燒錢大戰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最近熱議的 “星際之門” 項目中,甲骨文不僅是該項目的股權投資者,還被指定為"關鍵初始技術合作夥伴"。甲骨文創始人兼董事長 Larry Ellison 在白宮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項目的首個數據中心已在德克薩斯州開工建設。
然而,與微軟、亞馬遜、Alphabet 和 Meta 等科技巨頭相比,甲骨文的資金實力相對有限。
資本支出方面,甲骨文年度總資本支出接近 110 億美元,而上述四家公司 2024 年預計總支出高達 2365 億美元。
現金流上,甲骨文截至 11 月的 12 個月自由現金流為 95 億美元,而微軟預計去年產生了超過 700 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此外,在這五家公司中,只有甲骨文的債務超過了總現金。
儘管資金實力有限,分析師們認為甲骨文仍有獨特優勢:
靈活的數據中心策略:據 Bernstein 分析師 Mark Moerdler 稱,甲骨文租用大量數據中心房地產而非購買,並對設備進行優化配置,以縮小空間並提高性能效率。
高效的資本支出:這種方式使甲骨文能夠將更大比例的資本支出用於購買計算設備,相比之下,微軟等大規模支出者的效率較低。
華爾街對甲骨文的 AI 佈局反應積極。自"星際之門"消息傳出後,甲骨文股價在兩天內上漲了 14%。分析師們認為,這一項目鞏固了甲骨文雲計算部門 OCI 在支持生成式 AI 工作負載方面的重要地位。
Deutsche Bank 分析師 Brad Zelnick 表示:"我們認為這對甲骨文來説是一次勝利,至少進一步確立了 OCI 在 AI 未來發展中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