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zuho: External pressures may drive the Bank of Japan to further raise interest rates

瑞穗表示,“外部壓力” 確實有可能成為日本貨幣政策進一步 “正常化” 的推動力。
智通財經 APP 獲悉,1 月 19 日,日經新聞的一篇文章指出,對美國外匯政策的猜測可能是日本央行突然傾向於在 1 月而非 3 月上調利率政策、以及日本政府顯然接受這一舉措背後的一個因素。
瑞穗首席市場經濟學家 Yasunari Ueno 表示,換句話説,石破茂政府可能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日本央行在 1 月加息符合美國政府不希望看到日元加速貶值的願望,從而為石破茂與特朗普的首次會晤鋪平道路。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所有跡象都表明,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支持並歡迎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讓美日外交關係成為日本央行最終決定的唯一決定因素當然是不合適的,但在目前的情況下,不難想象會重新回到日本政府和央行都需要考慮 “外部壓力” 的日子。
瑞穗自己的觀點是,鑑於目前的政策利率水平似乎並沒有強烈刺激實體經濟,日本央行沒有必要急於加息,但必須至少承認,“外部壓力” 確實有可能成為日本貨幣政策進一步 “正常化” 的推動力。
瑞穗指出,貝森特在 1 月 16 日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特朗普徵收高額關税的計劃旨在打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增加聯邦政府收入、增加美國的談判籌碼 (包括在非貿易問題上)。他還聲稱,如果目前假設徵收 10% 的關税,美元可能會升值 4%,“這樣 10% 的關税就不會轉嫁給消費者”。他還宣稱,“必須確保美元仍然是世界儲備貨幣”。
總而言之,事情可能至少比最初看起來要複雜一點。如果貝森特確實支持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日本央行相應地進一步加息,那麼美元兑日元匯率很可能會以一種受到特朗普歡迎的方式走弱,因為他之前將美元描述為 “過於強勢”。但與此同時,美元走強可能是防止特朗普 2.0 版關税給美國消費者帶來過大負擔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