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Bond King: The Federal Reserve's "No Rate Cut in December" is Powell's Worst Move

Gundlach 表示,美聯儲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即在通脹高於目標水平以及失業率上升的背景下,鮑威爾只有一個政策工具來執行他所謂的 “雙重使命”。他還稱,他第一次看到在從美聯儲加息、暫停再到轉向降息的過程中,長端收益率出現明顯上升的情況,“這是最糟糕的一次經歷”。
近日,有 “新債王” 之稱的 DoubleLine 首席執行官 Jeffrey Gundlach 在一次圓桌會議上對美聯儲的政策提出了尖鋭批評,並稱去年 12 月的新聞發佈會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現最糟糕的一次。
Gundlach 在會議中指出,當前美聯儲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即在通脹高於目標水平以及失業率上升的背景下,鮑威爾只有一個政策工具來執行他所謂的 “雙重使命(美聯儲維持物價穩定和最大化就業的雙重目標)”。Gundlach 稱:
“鮑威爾現在一隻腳站在碼頭上,另一隻腳在獨木舟裏,當兩者開始分離時,他必然會被打濕。”
Gundlach 認為美聯儲似乎又陷入了過度校正的困境,尤其近幾個月的數據顯示,美國 CPI 環比已連續五個月上漲。
在他看來,鮑威爾的上次新聞發佈會可能是歷史上最糟糕的一次,這些數據表明美聯儲在過去幾個月中過度關注短期波動,而忽視了長期趨勢,這也是 “超級核心通脹指標” 誕生的原因。
他認為,鮑威爾的兩個目標通脹和失業率之間正在形成矛盾。一方面,失業率雖然上升速度不快,但仍略高於 36 個月移動平均線,點亮了經濟衰退的黃色警報;另一方面,通脹預期可能失控。
但二者間的平衡似乎難以實現,這也意味着總有一方要進行讓步。Gundlach 表示,讓步的那方不太可能是通脹率,“因為我不認為 2.5% 甚至 2.75% 的通脹率對美聯儲來説是太大的挑戰,但如果失業率繼續上升,而通脹率仍維持在 2.5%、2.75% 或者甚至 3%,那該怎麼辦呢”。
他指出,如果鮑威爾要防止失業率過度上升,美國將繼續面臨收益率曲線急劇陡峭化的局面,2 年期和 10 年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利差已由為-100 個基點轉向現在的 +40 基點。
Gundlach 強調道,從歷史上美聯儲所有轉向寬鬆政策的時期來看,他第一次看到美聯儲從先前的加息、暫停再到轉向降息的過程中,長端收益率出現明顯上升。他批評稱:
“美聯儲(去年 12 月不降息)是最糟糕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