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bucks China female leader to retire

曾帶領星巴克中國進入黃金時代。
作者 | 鄭巧
編輯 | 王小娟
星巴克的人事調整還在持續。
消息稱,星巴克中國董事長王靜瑛將於 1 月 24 日正式退休。對此,星巴克中國已向華爾街見聞確認,王靜瑛的退休屬實,但目前僅為內部通知。
加入星巴克 25 年,又作為星巴克中國十多年的掌舵者,王靜瑛已然成為星巴克在華髮展歷程中的一位標誌性人物。
公開信息顯示,她於 2000 年 1 月加入星巴克,2011 年起開始執掌星巴克中國業務,擔任總裁一職,並於 2016 年成為首席執行官,2019 年升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在她掌舵的十幾年間,星巴克在中國門店數量擴張至 6000 多家,進駐城市超過 200 個。中國市場的複合增長率也一度超過美國,成為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也對王靜瑛的領導力讚賞有加。他曾在一檔播客節目中講道,星巴克剛進入中國時水土不服,掙扎了近十年,險些退出市場,直到王靜瑛接手,才得以扭轉局面,“在我看來,她可能是公司最有價值的夥伴。”
然而,近年來隨着中國茶飲咖啡市場的持續變革,星巴克中國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當瑞幸等新興品牌通過低價策略迅速崛起之後,星巴克的絕對頭部地位也在動搖。
2021 年末,瑞幸的門店數量首次超過星巴克中國;2023 年第二季度,瑞幸的單季度營收首次超過星巴克中國;2023 年全年,瑞幸的總營收首次超過星巴克中國;2024 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運營利潤率首次超過星巴克。
星巴克中國曾經歷了高速增長,但近年來繼續維持這一速度的難度加大。特別是去年連續三個季度,星巴克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同比下滑。
星巴克在北美市場也表現乏力。為此,星巴克不久前宣佈,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取消 2018 年實施的 “開放政策”,新政策將於 1 月 27 日生效。也就是説,在北美地區,顧客若想在星巴克門店小坐或聊天,必須點咖啡或其他產品。
不過星巴克中國表示,這是針對北美市場的政策,和中國市場無關。
此前還有消息稱,星巴克正在探尋中國業務的多種方案,不排除出售部分股權的可能性。當時,這一消息未被確認,星巴克全球發言人稱:“公司正在花時間更深入地瞭解我們在中國的業務運營以及市場競爭環境。我們正在努力尋找最佳的增長途徑,其中包括探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在這樣的背景下,星巴克中國迎來了新的領導者。
接班人劉文娟在星巴克中國工作了 12 年,曾擔任首席運營官和數字創新副總裁。她於 1998 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並在 2002 年獲得該校國際金融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加入麥肯錫公司,專注於消費和零售行業,工作近 7 年後於 2012 年加入星巴克中國,擔任企業項目總監。
劉文娟還主導了星巴克中國多項數字化創新業務,包括 “專星送”、“啡快”、星意派送社交禮品服務等,並打造了 “星享俱樂部” 會員體系,為公司貢獻了近一半的中國銷售額。
2023 年,劉文娟被任命為星巴克中國聯席 CEO,與時任董事長兼 CEO 的王靜瑛共同領導中國業務。2024 年 9 月,星巴克宣佈調整中國管理層架構,劉文娟由聯席首席執行官改任首席執行官,王靜瑛繼續擔任董事長。
“這一深思熟慮的規劃,展現了公司致力於逐步、平穩地將中國區領導權移交給新一代接班人的承諾。” 星巴克方面還表示,劉文娟和王靜瑛一起帶領星巴克中國延續了可盈利、高質量和可持續的增長勢頭,進一步鞏固了在中國高端精品咖啡市場的領導地位。
畢竟在星巴克看來,中國是其最大的國際市場,也是公司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
如今,王靜瑛已然功成身退,但星巴克的挑戰還在繼續,重振業務的重任落在了下一代掌門人肩上,而新的繼任者也需要在市場飽和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持續尋找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