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rgan Stanley's Wilson: Interest rates and the dollar remain the biggest drivers of U.S. stocks

Wilson 表示,美元走強對個股層面影響較大,那些海外銷售敞口較低、對美元走強敏感度較低的公司相對錶現已經開始領先;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在 4.00%-4.50% 區間是美股最舒適的區間,一旦收益率下降至該區間,美股將會大幅反彈。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 Michael Wilson 近日再度發聲 “看漲”,稱利率與美元仍是美股的最大驅動力,其中,美元走強對個股層面影響較大,而如果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 4.50%,股票對利率的敏感性可能會增加。
Wilson 曾是知名的大空頭,但從去年年底開始轉向,表示對 2025 年美股的前景持完全看漲態度。自去年 12 月以來,美股的雙向交易風險較此前的三個月更大,而且,高質量股票領漲、盈利預期有所改善,市場廣度已經惡化。Wilson 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這些變化與長端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強密切相關。
他表示,那些海外銷售敞口較低、對美元走強敏感度較低的公司相對錶現已經開始領先;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在 4.00%-4.50% 區間是美股最舒適的區間,一旦收益率下降至該區間,美股將會大幅反彈。
Wilson 指出,去年大選前,他曾認為特朗普勝選或共和黨橫掃將利好股市但不利債市,可能會像 2016 年 1.0 時期那樣激發 “動物精神”,帶來更有利於增長和商業的政策預期。然而,由於當前美國的財政狀況與當時大不相同,市場對通脹前景的反應也發生了變化:
“市場對 ‘如何為持續的財政赤字融資’ 的擔憂加劇,導致最近的利率上升主要由期限溢價上升驅動,而非更高的增長預期。”
高質量股票成為市場新寵
Wilson 表示,去年 12 月初,他們認為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在 4.00%-4.50% 區間是股票市盈率的 “最佳區間”。如果突破 4.50%,股票對利率的敏感性可能會增加。當利率在 12 月突破這一水平時,股票市盈率確實出現了壓縮,股票收益率與債券收益率之間的相關性更是明顯轉為負相關。
而且,重要的是,利率敏感性是雙向的。在上週弱於市場預期的 CPI 報告發布後,股市隨着利率下降而大幅反彈,股票收益與收益率之間的相關性再次下降,這也支撐了 Wilson 對美股的最新看法:
“指數方向(貝塔)主要由長端利率水平和方向以及期限溢價決定。在 10 年期債券收益率回落到 4.50% 以下和/或期限溢價持續下降之前,股票與收益率之間的負相關性可能會持續。”
因此,Wilson 表示,繼續看好那些各行業中顯示出相對較強的盈利預期修正勢頭的高質量股票,如金融、媒體和娛樂以及消費者服務板塊,而非消費品板塊。
美元走勢影響個股表現
Wilson 認為,可能驅動個股表現的宏觀因素是美元。他們在報告中指出,美元走強對整體指數盈利的影響可能較小,但對個股層面影響較大,因為指數成分股的海外銷售風險差異很大。
Wilson 表示,自去年 10 月美元開始上漲以來,摩根士丹利給予 “增持” 評級的股票,特別是那些海外銷售敞口較低、對美元走強敏感度較低的公司相對錶現已經開始領先。他還預計:
“隨着美股財報季的到來,這種領先趨勢將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