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ny Ma had a prosperous year

多個業務揚眉吐氣。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中國市值第一互聯網公司——騰訊的年會又來了,不同於前兩年的批評反思為主,今年馬化騰明顯滿意度提升,且希望 2025 年會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1 月 13 日,騰訊集團 2024 年年會上,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詳細回顧了過去一年騰訊旗下各項業務的發展,包括最近備受關注的微信小店 “送禮物” 功能。
上個月開始進行灰度測試的微信小店 “送禮物” 功能,可以算是可以算是騰訊在重新發力電商兩年多後,首個引發市場熱議的舉措,更有不少人將這一功能與微信紅包類比。
對此,馬化騰表示,希望外界不要對 “送禮物” 功能過度吹捧,微信要用 5 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去做一個電商的生態連接器,發揮社交的力量,講究慢工出細活,要做成精品,未來也期待更多的 “藍包” 和新的創意。
這一表態符合微信一向在商業化上謹慎的態度,也與騰訊此前對外釋放的信息一致。
華爾街見聞獲悉,在前不久 2025 微信公開課上,微信小店專場的講師表示:“‘送禮物’ 功能推出後,外界吹得天花亂墜,一些數據、結論甚至超過了我們自己的認知。”
此次年會上,馬化騰也重點闡述瞭如今微信做電商的思路。
馬化騰覆盤了視頻號過去一年在微信交易生態上的探索和思考,尤其是如何打破 “直播電商” 的慣性思路去尋求突破。“小龍覺得商品就是信息,不應該只是侷限在視頻號,而是應該納入整個微信生態,從原子層角度去思考電商。這樣走出來的路跟別人不一樣,會走得更遠。
過去一年,微信電商確實經歷了重要變革。
2024 年 8 月,視頻號小店升級為微信小店。這意味着,騰訊的電商正式走出短視頻、直播間,微信小店將支持店鋪及商品信息在公眾號(訂閲號、服務號)、視頻號(直播、短視頻)、小程序、搜一搜、聊天會話、社羣、朋友圈等多個微信場景內流轉。
很快,電商業務都被交到了微信手中,騰訊廣告團隊不再從事直播帶貨運營和治理工作。去年 5 月,視頻號電商團隊也被併入微信開放平台,與小程序、公眾號等交易相關的團隊實現了整合,結束了內部多部門交叉管理,對外略顯混亂的局面。
從視頻號小店升級到微信小店,騰訊的電商業務顯然走上了一條更具想象空間的道路。
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微信不以其它平台的成功路徑為藍本,在過去不斷尋求適合自身社交場域的經營模式,微信小店通過社交稟賦推動供給和需求,微信場域提供轉化和復購,有望形成模式獨特的輕量社交電商。
微信公開課講師透露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微信小店帶貨規模高速增長再創新高,GMV 規模是 2023 年的 1.92 倍,訂單數量是 2.25 倍,月動銷商品數是 1.7 倍,增速基本與 2023 年持平。另據市場消息,2023 年視頻號電商 GMV 在千億元左右。
雖然微信小店的規模,與其它主流電商平台動輒萬億的規模相比仍有不小差異,但據騰訊財報,小程序去年第三季度 GMV 達到 2 萬億,其中含有電商交易規模。相信隨着微信小店轉換更多小程序商家,同時通過社交玩法,可以快速獲取更多增量。
具體到曾被馬化騰稱作 “全鵝廠希望” 的視頻號,馬化騰在年會上表示,視頻號的特點包括做熟人社交,目前主要是中老年人受眾比較多,還需要下沉並進行年輕化。
除了備受關注的 WXG(微信事業羣)外,馬化騰還重點表揚了 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
馬化騰表示,今年 CSIG 的表現超過他原本的要求。在 To C 業務(如騰訊會議、出行地圖)、AI 之外,To B 業務已經很接近 “浮出水面” 了。一旦 “浮出水面” 就會有很多想象空間。2025 年,CSIG 將有很多機會,有望 “浮出水面,形成一片大陸”。
CSIG 的這一輪變革開始於 2022 年。這一年,在內外部挑戰下,感受到危機的騰訊集團,整體啓動了以降本增效、收斂聚焦為核心的改革,CSIG 則被叫停其大包大攬的發展模式,改走自研產品、被集成的戰略路線。
去年初的年會上,馬化騰再次要求除了特別重要的戰略性產品和基礎性投入,CSIG 很多產品必須儘快上岸。在此背景下,騰訊雲內部去年也提出要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
去年 9 月,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 CEO 湯道生也曾對華爾街見聞透露,對過去兩年來的變革結果整體比較滿意,2024 年 CSIG 比上一年明顯減虧,距離盈利目標不會太遠。
作為騰訊支柱業務的遊戲,也是馬化騰在年會上點評的重點,而且一掃前兩年的陰霾,開始揚眉吐氣了。
去年馬化騰曾表示,遊戲是騰訊的王牌業務,目前號稱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好像是躺在成功的功勞簿上。“但在過去一年,我們受到了很大挑戰,新生代遊戲公司層出不窮,從玩法類到內容類的轉變,我們一時無所適從,友商不斷產出新品,我們就好像毫無建樹的感覺。”
今年,馬化騰也開始表揚遊戲業務,他表示,IEG(互動與娛樂事業羣)今年整體 “非常爭氣”,海內外的業務在基業長青、穿越週期方面都有進步。“整個組織架構、精氣神都得到了很大改觀。”
他還透露到,騰訊的海外遊戲業務份額已經接近國內遊戲業務的一半,期待未來還會有更快的發展。
騰訊財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度騰訊遊戲總收入為 518 億元,同比增長 12.6%,增速創近 3 年新高,其中本土遊戲收入 373 億元,同比增長 14%;國際遊戲收入 145 億元,同比增長 9%。
2023 年以來,含 “AI” 量已然成為資本市場評估一家科技公司的重要指標,這不僅關乎着它能否用 AI 重塑業務,更影響着它未來的市場前景。
本次年會上,馬化騰也對負責騰訊混元大模型開發任務的 TEG(技術工程事業羣)提出了期待。他提到,期望做騰訊混元的端到端語音交互落地。TEG 進行了架構調整,將更聚焦做技術底座,產品化則希望其他事業羣一起推進。
馬化騰還表示,騰訊會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算力的儲備,希望各個 BG 都能擁抱大模型的產品化落地場景,目前包括微信、QQ、輸入法、瀏覽器等產品都將推出 AI 智能體,遊戲、微信讀書、騰訊視頻等產品也將基於混元做更多 AI 探索。
講話最後,在繼 11 月騰訊司慶時提出 “Debug(補漏洞)精神” 後,馬化騰也再次提到對管理層的要求提升了,“2025 年希望大家看到更多空間、培養更多能力,相信這會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經過過去兩年的變革,騰訊已經實現了築底反彈,未來將繼續尋找增量,促進老樹長青,讓 “新芽” 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