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nd market storm" triggers global panic, but the pain may just be beginning

華爾街見聞
2025.01.13 08: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摩根大通指出,去全球化、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支出增加等因素將推動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長期維持在 4.5% 以上。PGIM Fixed Income 的 Peters 表示,如果在這種環境下 10 年期收益率升至 5% 以上,他 “根本不會完全感到震驚”。

進入 2025 年,席捲而來的 “債市風暴” 就為全球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在 4 個月內飆升超過 100 個基點,現已逼近 5% 的心理關口,這是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罕見場景。

美國國債市場的變化迅速波及全球市場,英國和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的債券收益率也同步攀升。PGIM 固定收益部門的聯席首席投資官 Gregory Peters 指出,目前的市場狀況類似於全球範圍內的一場 “發脾氣式” 拋售。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推行的經濟政策進一步推高了借貸需求。其以增長為優先的政策方向,包括減税和放鬆監管,令市場擔憂政府債務飆升帶來的風險。

摩根大通指出,去全球化、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支出增加等因素將推動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長期維持在 4.5% 以上。PGIM Fixed Income 的 Peters 表示,如果在這種環境下 10 年期收益率升至 5% 以上,他 “根本不會完全感到震驚”。

全球債市風暴初現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低利率和寬鬆貨幣政策讓全球經濟習慣了廉價資本。而現在,這種環境的改變,正導致企業和家庭的融資成本顯著增加。

美國 30 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已回升至 7% 左右,高企的借貸成本開始削弱股市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同時對企業信用質量構成壓力。

回顧歷史,高企的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往往是市場和經濟危機的前兆,例如 2008 年金融危機和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而儘管部分債務持有者因此前鎖定了較低利率而暫時免受衝擊,但若當前收益率高企的趨勢持續,潛在風險將逐步積累。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財政赤字不斷擴大。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2025 年的預算赤字佔 GDP 的比重可能超過 6%。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包括延續 2017 年的税改政策,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增加 7.75 萬億美元的債務。

儘管美聯儲自 2024 年 9 月以來已經開始降息,但美國經濟的韌性和通脹的頑固性讓降息空間變得更加有限。根據最新數據,12 月非農數據強勁反彈,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同比增長 2.4%,雖低於疫情高峰時的 7.2%,但仍高於其 2% 的目標。華爾街多家銀行,包括美國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紛紛下調了 2025 年的降息預期。

Charles Schwab & Co Inc.首席固定收入策略師 Kathy Jones 週五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

“美聯儲甚至沒有太多空間來談論短期內的降息。”

此外,市場對長債的需求也出現疲軟跡象。彭博的數據顯示,自美聯儲開始降息以來,美國國債指數上漲 1.5%,而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漲 3.8%。更廣泛的全球債市自 2020 年底以來累計下跌 24%。

財政狀況惡化引發"債券警察"擔憂

除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成為影響債市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的減税和加大基建支出等政策可能進一步擴大財政赤字,引發投資者對美國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債券市場警察” 再度成為討論的焦點。法國興業銀行全球策略師 Albert Edwards 表示:

“由於政客們顯然對財政緊縮沒有興趣,債券義警正在慢慢覺醒。美國政府可以在極端情況下借款,因為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的説法肯定不會永遠站得住腳。”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推行的經濟政策進一步推高了借貸需求。其以增長為優先的政策方向,包括減税和放鬆監管,令市場擔憂政府債務飆升帶來的風險。美國監督機構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估計,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包括延續 2017 年減税政策)將使 203 財年的債務比目前預計的水平高出 7.75 萬億美元。

彭博預測,到 2034 年,美國債務與 GDP 的比率將達到 132%。許多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是一個不可持續的水平。

4.5% 只是開始?分析師:高利率時代或將全面開啓

國際上,英國、法國和巴西等國家也因預算問題受到市場壓力。上週,英國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 1998 年以來的最高點,市場對新上任的工黨政府財政計劃表示不滿。

PGIM Fixed Income 的 Peters 表示,如果在這種環境下 10 年期收益率升至 5% 以上,他 “根本不會完全感到震驚”。摩根大通指出,去全球化、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支出增加等因素將推動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長期維持在 4.5% 以上。而美國銀行則認為,債市已經進入了 240 年來的第三次 “大熊市”。

此外,投資者對長期債券的風險溢價要求也在上升。紐約聯儲的模型顯示,10 年期國債的期限溢價已達到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CreditSights 美國投資級和宏觀策略主管 Zachary Griffiths 表示,這表明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擔憂正在加劇:

“曲線的陡峭化也更符合鉅額赤字和不斷上升的赤字之間的歷史關係。”

儘管如此,也有觀點認為,高收益率最終會對經濟產生抑制作用,從而促使美聯儲重新加大寬鬆力度。一些投資者仍期待風險資產的調整能帶動債市的反彈。Bianco Research 的創始人 Jim Bianco 指出,5% 的收益率水平並不一定是壞事,而是金融危機前的正常狀態。

無論如何,這場全球債市的調整浪潮已經深刻改變了投資環境。對於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適應新常態或許是當前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