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It Too Late to Bu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Leader Nvidia in 2025? There's a Growing Mountain of Evidence Piling Up That Provides a Crystal Clear Answer.

Motley Fool
2025.01.12 10:0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英偉達在人工智能市場中一直是關鍵參與者,數據中心 GPU 銷售佔據了 98% 的市場份額。儘管近期股價停滯不前,但證據表明對其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依然強勁,這主要得益於微軟、谷歌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的重大投資,這些公司正在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分析師指出,英偉達的主要客户,包括微軟和 Meta,佔其收入的 40%,使得公司能夠從持續的人工智能支出熱潮中受益

關於人工智能(AI)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該技術可能徹底改變世界的潛力,已經有很多討論。英偉達(Nvidia)(NVDA -3.00%)是這一趨勢中最明顯的受益者之一。該公司的圖形處理單元(GPU)通過提供推動該技術所需的計算能力,牢牢佔據了市場。

然而,英偉達的股價在過去六個月中停滯不前。一些投資者擔心這列 “致富列車” 已經結束,對其 AI 芯片的需求可能會減弱。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清晰地回答了一個問題:現在買入英偉達股票是否為時已晚?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數據中心迎來光輝時刻

在過去兩年中,英偉達飛速崛起的最大原因是其 GPU 無與倫比的性能。這些芯片最初是為了在視頻遊戲中創建逼真的圖像而開發的,但同樣擅長提供支持生成性 AI 所需的計算能力。訓練這些 AI 模型所需的數據量是巨大的,只有少數公司具備從零開發這些頂級模型的資源,而幾乎所有這些公司都是英偉達的客户。

2024 年的最終數據尚未公佈,但英偉達在用於 AI 的數據中心 GPU 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在 2023 年,和 2022 年一樣,英偉達的市場份額達到了 98%,其在這一領域的領導地位預計不會很快改變。

儘管公司已要求其合作伙伴加大高端 AI 處理器的生產,但需求仍然超過供應。有證據表明,前所未有的需求將持續下去。

就在上週,微軟(Microsoft)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宣佈,在 2025 財年(自 7 月 1 日開始),該公司 “計劃投資約 800 億美元來建設 AI 驅動的數據中心,以訓練 AI 模型並部署 AI 和基於雲的應用程序。”

他明確表示他認為這項支出是必要的。“自電力發明以來,美國從未有過如此機會來利用新技術……在許多方面,人工智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電力,未來四年可以為美國的經濟成功奠定基礎,持續 25 年。”

作為背景,微軟在上一個財年幾乎花費了 560 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capex),這標誌着支出增長了 44%。這表明支持 AI 的投資正在增加,而不是減緩。

微軟並不是唯一一家在 AI 上大舉投資的科技巨頭。Alphabet 預計在 2024 年結束時將花費約 510 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並計劃在明年增加支出。在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實現 AI 的機會需要……有意義的資本投資”,並表示 “資本投資將大幅增加……進入 2025 年。”

亞馬遜(Amazon)也不甘落後,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Andy Jassy)表示,預計在 2024 年將花費 750 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2025 年將花費更多。他進一步表示,其中大部分將用於支持其雲業務 Amazon Web Services(AWS),而這項支出 “主要是由生成性 AI 驅動的。”

雖然 Meta Platforms 不是雲服務提供商,但它在開發尖端的 Llama AI 模型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該公司預計在 2024 年將花費約 390 億美元,首席財務官蘇珊·李(Susan Li)表示,“我們繼續預計 2025 年將有顯著的資本支出增長。” 她之前表示,這項支出是 “為了支持我們的 AI 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

其客户名單令人矚目

根據這些科技高管的評論,顯然對 AI 的支出正在增加。大部分支出將用於支持 AI 所需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主要受益者是英偉達,其芯片支撐着這一技術。

英偉達並未透露其最大客户具體是誰,但華爾街進行了一些調查。彭博社和巴克萊研究的分析師得出結論,英偉達的四大客户——佔其收入的 40%——是:

  • 微軟: 15%
  • Meta Platforms: 13%
  • 亞馬遜: 6.2%
  • Alphabet: 5.8%

這些公司的高管們對他們增加資本支出的計劃非常明確,絕大部分支出將用於支持雲計算,更具體地説,是 AI。作為數據中心 GPU 領域的無可爭議的領導者,英偉達將從所有這些支出中獲益。

英偉達的 GB200 Grace Blackwell 超級芯片。圖片來源:英偉達。

現在買入是否為時已晚?

在連續五個季度實現三位數的同比增長後,英偉達的增長最終放緩,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在其 2025 財年第三季度(截至 10 月 27 日),英偉達創下了 350 億美元的收入,較去年同期激增 94%,環比增長 17%。與此同時,調整後的每股收益(EPS)為 0.81 美元,飆升 103%。

三位數增長的時代可能已經過去,但許多人認為英偉達仍然有很長的增長空間。儘管該公司的 Hopper AI 處理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最近發佈的 Blackwell 芯片預計將帶來更多的銷售。這款處理器目前已全面生產,並在上個季度末開始發貨,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內將售罄——儘管它剛剛發佈。

大量證據表明,隨着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英偉達面臨着漫長的道路。此外,即使在過去兩年中(截至目前)股價上漲超過 850% 之後,英偉達的股票仍然具有吸引力,預計明年的銷售額約為 32 倍的市盈率。

鑑於其行業領先的技術、對其處理器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合理的估值,我認為現在購買英偉達並不算太晚,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