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und,迎来 "Truss" moment again?

華爾街見聞
2025.01.09 12:2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英鎊兑美元匯率跌破 1.25,隱含波動率飆升至 10%。英國經濟低迷,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長修正為 0%,失業率回升至 4.3%。通脹持續高企,11 月 CPI 反彈至 2.6%。與美國相比,英國消費者儲蓄佔比高,消費支出增長緩慢。英國經濟長期缺乏顯著增長,面臨嚴峻挑戰。

英鎊跌跌不休

近期,英鎊兑美元匯率悄悄下破了 1.25 關口,距離去年四月低點只有一步之遙。

1 月 9 日下午,英鎊一個月隱含波動率飆升至 10%,觸及 2023 年 3 月銀行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10 月以來,在強美元的壓制下,英鎊甚至比歐元還弱。

而債券市場上,投資者劇烈拋售英國長期國債,十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已經逼近 2022 年 “特拉斯” 時刻的高點。

英鎊資產為何跌跌不休?英國經濟怎麼了?

經濟再度低迷

先來看一眼英國的經濟。

12 月 23 日,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 2024 年三季度的 GDP 修正數據。

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長從初值 0.1% 下修至 0%,二季度的 GDP 增速也從 0.5% 下修至 0.4%。

結構上,三季度英國建築業增長 0.7%,但製造業下降 0.4%,服務業則零增長。

就業市場上,9 月以來英國失業率重新反彈,目前為 4.3%。

在通脹方面,英國 11 月 CPI 進一步反彈至 2.6%,核心 CPU 反彈至 3.5%,即便提出了波動劇烈的食品能源,英國通脹依舊高企。

相比美國,英國消費者目前儲蓄佔比更多、消費佔比更少。

美國消費者願意減少預防性儲蓄,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成為了 G7 中疫後經濟增長最為強勁的國家。美國消費者支出目前比疫情前水平高出約 14%,而英國的消費支出僅略高一點。

拉長時間看,“去工業化” 後的英國已經多年沒有顯著的經濟增長了。

18 世紀中葉,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國能與英國的經濟成就媲美,但如今英國經濟連海對岸的法國都比不過。

在幾乎相同的人口規模下,英國擁有不到 3000 萬套住房,而法國約有 3700 萬套;

法國有 340 萬户家庭擁有第二套住房,英國只有 80 萬户;

英國的人均發電量為每年 4800 千瓦時,法國為每年 7300 千瓦時,美國為每年 12672 千瓦時;

英國的有軌電車項目每英里是法國的 2.5 倍;

英國最後一座核發電廠建於 1987 年-1995 年間,每兆瓦裝機成本是韓國核電站的 4 至 6 倍;

……

曾記得 2024 年 7 月工黨領袖斯塔默上台時,對國民的承諾是 “改變 (change)”。在競選中,他提出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包括啓動經濟增長、減少醫療候診時間、改革教育系統等。

半年後,為何英國經濟依舊毫無復甦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