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ter the misjudgment in December, Morgan Stanley still maintains a bearish outlook on the US dollar: a decline is just a matter of time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大摩認為,考慮到美國新一屆政府的政策力度可能不及預期、日央行可能加息、美元多頭過度持倉等因素,美元當前的風險偏向於下行並可能在今年走弱,但現在就這一主題進行交投可能還為時過早。
隔夜美國就業數據、服務業數據均表現強勁,推升美元指數一度漲破 109,接下來美元還會繼續強勢嗎?
在 7 日發佈的研報中,摩根士丹利表示,12 月時看空美元並非誤判,只是 “為時尚早”,雖然短期內缺乏明確的下跌催化因素,但長期看,美元指數仍可能在 2025 年下跌。
報告表示,雖然 12 月美聯儲意外放鷹推升了長期美債收益率,進而推高美元,但這並不意味着美元不面臨下跌風險。
短期主要央行的利率路徑將是影響美元走勢的最大因素
大摩認為,當前影響美元走勢的因素十分複雜,很難看到美元走勢的主要催化劑在任一方向上的明確方向性。
首先,由於第一季度數據會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美國經濟數據尤其是通脹數據將存在潛在的上行風險,這可能會在短期內繼續推高美元。
其次,當前美元的多頭持倉處於歷史高位(達 95% 分位),這種 “過度持倉” 會帶來回調風險。
並且,考慮到如果日本工資增長超預期,日本央行可能在 1 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宣佈加息 25 個基點,這將利好日元並施壓美元。
不過,根據前瞻性指標,報告預計日本工資增長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出現顯著回升。
在美國政策前景方面,大摩預計貿易政策實施力度、財政赤字的擴張規模可能均低於預期,因此對美元來説風險傾向於下行,不過短期內針對這一事件的定價交易不會很多。
短期看,主要央行的利率路徑將是影響美元走勢的最大因素,但報告同時指出,未來幾周內可能不會出現足夠明確的經濟數據來推動市場顯著調整對央行政策的預期。
報告最後總結稱,美元當前的風險偏向於下行並可能在今年走弱,但現在就這一主題進行交投可能還為時過早,因此當前對美元持中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