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Stock vs. Apple Stock: Billionaires Buy One and Sell the Other Ahead of 2025

在第三季度,對沖基金經理肯·格里芬和史蒂芬·科恩在英偉達和蘋果股票上進行了重大操作。格里芬購買了 470 萬股英偉達股票,使其持股量增加了三倍,同時出售了 490 萬股蘋果股票,將其持倉減少了 90%。科恩則通過購買 150 萬股將其在英偉達的持股增加了 75%,並完全退出了蘋果。英偉達作為人工智能計算的領導者,儘管過去存在估值擔憂,但被視為長期投資。相比之下,蘋果面臨監管風險,被認為估值過高,其盈利增長落後於股價上漲
英偉達(NVDA 2.99%) 和 蘋果(AAPL -2.62%) 在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中非常受歡迎,但兩位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在第三季度卻積極買入一隻並賣出另一隻:
- Citadel Advisors 的 Ken Griffin 購買了 470 萬股英偉達,幾乎將其持股增加了三倍。現在這是他除期權外的第三大持倉。他還賣出了 490 萬股蘋果,將其持股減少了 90%。這曾是他除期權外的第四大持倉。
-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 的 Steven Cohen 買入了 150 萬股英偉達,將其持股增加了 75%。現在這是他除期權外的最大持倉。同時,他賣出了 150 萬股蘋果,完全退出了該持倉。
重要的是,Griffin 和 Cohen 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這使他們成為良好的靈感來源。但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絕不要不做研究。
英偉達:某些對沖基金經理在第三季度買入的股票
英偉達是一家加速計算公司,以其圖形處理單元(GPU)而聞名。它在數據中心 GPU 的市場份額達 98%,無論是按收入還是出貨量計算。這些芯片廣泛用於加速計算複雜的工作負載,包括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和運行人工智能(AI)應用程序。實際上,英偉達的 GPU 是 AI 計算的黃金標準。
然而,這家公司真正強大之處在於它構建整個數據中心。它用 CPU、互連和網絡設備來補充其 GPU。英偉達還創建了一個強大的開發工具生態系統,幫助程序員編寫 GPU 加速的應用程序。正如 Susquehanna 分析師 Chris Rolland 所説,這種垂直整合使得該公司成為 “全球事實上的 AI 使能者”。
投資者常常認為英偉達被高估,因為該股在過去兩年中上漲了 800%,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對 AI 加速器的巨大需求。但目前股票的市盈率為 52 倍,低於 2023 年 1 月的 62 倍市盈率。此外,考慮到華爾街認為英偉達的收益將在未來三年內以每年 38% 的速度增長,目前的價格非常合理。
長期投資者今天應該感到放心地購買這隻股票。在接下來的 24 個月內再次獲得 800% 回報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可能不存在,但英偉達仍然可能在未來五年內產生比 標準普爾 500(^GSPC -0.22%) 更好的回報。就我個人而言,我會從小額持倉開始,並在價格下跌時購買更多股票。
蘋果:某些對沖基金經理在第三季度賣出的股票
蘋果通過跨越硬件和軟件的設計專長建立了品牌權威和定價能力。其高端消費電子設備的生態系統提供了差異化的用户體驗,公司在多個垂直市場中取得了強大的市場地位。最重要的是,蘋果在智能手機銷售中處於市場領先地位,並且在出貨量方面始終排名第二。
蘋果還有一個服務業務,使其能夠更有效地從龐大的用户基礎中獲利,包括 App Store、AppleCare、Apple Pay、iCloud 存儲和訂閲產品。公司在其中一些市場中佔據了強大的市場地位,但該業務部門也是一個主要的監管風險來源。例如,歐洲立法迫使蘋果允許第三方應用商店在其設備上運行。
此外,聯邦法官最近裁定 Alphabet 通過向手機制造商支付默認搜索引擎位置的費用,非法壓制了互聯網搜索競爭。實際上,《華爾街日報》報道,Alphabet 在 2022 年支付了蘋果 200 億美元,但當案件最終解決時,這部分收入(屬於服務部門)可能會消失。
估值也是一個問題。蘋果股票在過去兩年中幾乎翻了一番,但這完全是由於市盈率擴張,而不是收益增長。實際上,該股目前的市盈率為 42 倍,是 2023 年初 21 倍估值的兩倍。當公司的收益預計在未來三年內每年增長 10% 時,這一倍數很難證明。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蘋果股票被高估。該公司尚未證明能夠從人工智能中獲利,而其最後一次獲得 traction 的重大創新是 2016 年的 AirPods。潛在投資者應該另尋他處,而當前股東則應考慮削減其持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