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eaking news! This "weight loss injection" has been launched in China, and the strongest competitor to Simae has arrived

禮來中國宣佈其 GLP-1 類藥物替爾泊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國上市,成為司美格魯肽的強勁對手。替爾泊肽已獲批用於長期體重管理和降糖,平均減重 26.6%。該藥物結合 GIP 和 GLP-1 受體,調節食慾以減少體重。替爾泊肽在 2022 年獲得 FDA 批准,2023 年進入慢性體重管理市場,標誌着國內減重市場的競爭加劇。
禮來中國剛剛宣佈,其 GLP-1 類明星藥替爾泊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國上市。
去年 7 月 19 日,明星藥替爾泊肽注射液「長期體重管理」適應症,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
以「減肥針」之名,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雙巨頭」在國內早已火爆多年。終於,去年 5 月 21 日替爾泊肽在國內獲批用於降糖,隨後二者相繼獲批減重。
就在上個月,禮來放出一則更為重磅的消息,公佈了頭對頭司美格魯肽的數據。
隨着替爾泊肽此番正式上市,「雙巨頭」終於在國內減重市場聚首了。
平均減重 26.6%,禮來還公佈了頭對頭司美格魯肽結果
替爾泊肽是目前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的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GLP-1 是一種腸促胰素,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從而降低血糖,同時能延緩胃排空,因此兼具減重效果。替爾泊肽可結合並激活 GIP 受體和 GLP-1 受體,通過調節食慾來減少食物攝入、降低體重和減少脂肪量。
替爾泊肽在國內同時覆蓋兩項適應症:
替爾泊肽最早於 2022 年 5 月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改善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後陸續在歐盟、日本等獲批。2023 年 11 月,FDA 的批准讓替爾泊肽正式進入慢性體重管理市場。
今年 5 月 21 日,國家藥監局依據 5 項全球 Ⅲ 期研究——SURPASS 系列臨牀試驗,和一項亞太地區 Ⅲ 期研究—— SURPASS-AP-Combo 臨牀試驗(受試者 83.4% 為中國患者),批准了替爾泊肽用於 2 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療 [3]。
而在減重方面,替爾泊肽在 Ⅲ 期臨牀取得了 72 周體重平均減輕 21.1%,到 84 周(72+12 周的強化生活方式干預),替爾泊肽治療的總平均體重減輕高達 26.6%(29.2kg)的重磅結果 [4,5]。
2024 年 5 月,首箇中國多中心替爾泊肽治療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SURMOUNT-CN)結果也在 JAMA 上發表。
研究結果顯示:第 52 周,10mg 組、15mg 組平均體重分別降低 13.6%(12.3kg)、17.5%(16.1kg),均優於安慰劑組的 2.3%(2.1kg)。平均腰圍自基線分別減少 11.4 cm、14.5cm,優於安慰劑組的 2.6cm。
在安全性上,治療期間最常見的不良事件依舊是胃腸道反應,大多數患者為輕度至中度,很少發生導致停止治療的不良事件(<5%)。治療組的心血管代謝指標,包括空腹血糖、胰島素、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收縮壓和舒張壓,相比安慰劑組都得到顯著改善。
在「減肥針」這一名頭下,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無疑是先行者,任何後來者都不可避免被公眾與司美比較。
2024 年 12 月 4 日,禮來公佈了萬眾矚目的隨機、開放標籤 3b 期臨牀試驗 SURMOUNT-5 研究 topline 結果。在該頭對頭研究的主要終點中,替爾泊肽與司美格魯肽相比,實現了 1.47 倍的相對體重減輕,平均減重比例 20.2%,司美格魯肽為 13.7%。
減重內卷:沒減個 20% 都不夠看了?
12 月 20 日,諾和諾德宣佈了 CagriSema,其胰島素周製劑 cagrilintide 2.4mg 和司美格魯肽 2.4mg 組成的固定劑量複方製劑的 III 期試驗結果 [7]。
CagriSema 與 cagrilintide 2.4mg、司美格魯肽 2.4mg 和安慰劑(均每週給藥一次)比較,68 周後接受 CagriSema 治療的患者體重減輕了 22.7%,而接受 cagrilintide 治療的患者體重減輕了 11.8%,接受司美格魯肽治療的患者體重減輕了 16.1%,單獨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體重減輕了 2.3%。
然而,CagriSema 的減重效果優於司美格魯肽和 cagrilintide 的單藥治療,但市場給出的反饋卻是股價暴跌 18%,不少媒體分析是這一數據讓市場「失望了」。
同樣在 2024 年年底,Viking Therapeutics、阿斯利康的 GLP-1 療法也有最新數據公佈。Viking 最新 GLP-/GIP 抑制劑 VK2735,口服Ⅰ期臨牀顯示 28 天安慰劑調整後平均體重較基線減輕達 8.2%,皮下注射Ⅱ期結果顯示 13 周平均體重則較基線減輕 14.7% [9]。
Viking 強調,該藥試驗第一週時便觀察到接受皮下劑型患者顯著的體重減輕效果,近 100% 患者在停藥 4 周後沒有反彈。
阿斯利康也在同期公佈了在研口服 GLP-1 療法 AZD5004,在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中進行的Ⅰ期臨牀試驗結果:4 周減重 5.8%,並改善血糖指標。
但這些結果,市場的反饋都遠不能算積極。卷減重數據、卷口服、卷無平台期、卷不反彈,大藥企出盡百寶——GLP-1 託舉起的減肥市場,最終卷出了如今的大胃口。
百億市場,競爭剛剛開始
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是這樣現象級的藥物,帶來了領域的飛昇。摩根大通去年曾預期,在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雙巨頭」的推動下,2030 年這類藥的年銷售額將超 1000 億美元。僅僅半年後,BMO Capital Markets 就又把預期推到了 1500 億美元 [11]。
而有着如此龐大人口基數,我國市場更是兵家必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我國 GLP-1 藥物的市場規模到 2030 年將超過 500 億元。
替爾泊肽在美國每月治療標價(4 支)約為 974 美元(約合人民幣 7,047 元)。目前在中國上市 4 種規格:2.5mg: 0.5ml,5mg: 0.5ml,7.5mg: 0.5ml,10mg: 0.5ml。目前 0.5mL:2.5mg*4/預充注射筆零售價為 1758 元/盒(4 周用量),不同電商平台價格有浮動,大致在 1700~2500 元/盒區間。
從利拉魯肽、度拉糖肽到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GLP-1 受體激動劑類藥物的火爆之路,處於領先地位的「雙巨頭」無疑是目前的最大獲益者。
如今,中國 GLP-1 受體激動劑類藥物的市場,卻也不只是「雙巨頭」的天下。
除了禮來和諾和諾德,國內企業也在 GLP-1 類藥物上紛紛發力,恆瑞醫藥、石藥集團、信達生物、華東醫藥等都有佈局。去年 5 月,恆瑞醫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GLP-1 類創新藥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就曾創下以 60 億美元的超高出海交易額。
宿敵在前,新秀環伺,此次替爾泊肽上市只是開始:中國的百億「減肥針」市場,「雙巨頭」聚首、國產藥逐鹿。
傳奇如何續寫,還需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雲也,來源:丁香園,原文標題:《重磅!這款「減肥針」國內上市,司美最強對手來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