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or is making a push for an IPO

榮耀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 “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做準備。股東數增至 23 個,新增股東包括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榮耀計劃啓動 IPO 流程,預計最快在年底或明年初成功上市。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劉寶丹
從華為獨立出來已滿四年的榮耀,終於完成了上市前的關鍵一步。
近日,榮耀方面對外稱,自 2024 年四季度啓動的股份制改造已於 12 月 28 日完成,公司名稱從榮耀終端公司變更為 “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
榮耀方面表示,本次股份制改造涉及公司形式及名稱變更,不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股改完成後,榮耀將適時啓動 IPO 流程,為公司下一階段實現戰略發展,將通過首發上市推動公司登陸資本市場。
四年前,華為剝離榮耀,將持有榮耀全部股份出售給深圳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買方背後實際控制人為深圳國資委。在 2022 年 11 月新引入京東方等 6 個戰略股東、股東數增加至 15 家後,彼時的榮耀已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在企業性質上,則還是有限責任公司。
如今股改完成,榮耀的工商信息也已發生變更。
企查查信息顯示,12 月 30 日,從榮耀終端公司變更為 “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性質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同時,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如今的股東數已增至 23 個,原股東杭州微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退出,新增股東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
股份制改革的完成,意味着榮耀的上市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根據相關監管規定,待股改完成後,榮耀便可進入 “上市輔導” 等上市流程,正式衝擊資本市場。
不同於堅決不上市的華為,榮耀從四年前獨立開始,就拿着 “上市劇本”。去年 11 月,榮耀借殼上市傳聞甚囂塵上之際,榮耀首次對外明確聲明,將通過 IPO 登陸資本市場,同時官宣換帥,由原深圳水務集團董事長吳暉任榮耀新董事長。
到今年 8 月,榮耀對外披露計劃在今年四季度啓動相應的股份制改革,並在之後適時啓動 IPO 流程。彼時,華爾街見聞獲悉,榮耀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就能成功上市。
下半年來,榮耀持續優化股權結構,引入新的投資者。8 月,榮耀官宣 “已經獲得中國移動的投資”;9 月,中國國新控股有限公司關聯企業杭州微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入股榮耀,前者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10 月 11 日,A 股公司三人行發佈公告稱,擬作為有限合夥人對蕪湖博瑞基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認繳出資 5150 萬元人民幣,合夥企業將對榮耀進行專項投資。
10 月底,榮耀又宣佈,中國電信、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基石旗下基金、特發基金,以及新一輪代理商投資平台金石星耀等已投資榮耀。
四年前被華為出售時,榮耀的估值約為 1000 億元。榮耀最新融資的估值暫未披露,不過華爾街見聞此前從一位財務顧問處獲取到一份榮耀 pre-ipo 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於 2024 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本輪 pre-ipo 以 2000 億元估值。
2024 年即將落幕,榮耀或難以如期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不過上市的號角已經吹響,榮耀接下來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要給資本市場講好故事,尋求估值最大化。但這注定是一場難打的硬仗。
公開數據顯示,未獨立之前,榮耀大概在佔國內市場份額約 15% 左右,剛獨立那段時間,榮耀被視作所有核心手機品牌中最弱的,其市場份額一度下滑到 3% 的谷底。
後來隨着榮耀重新構建起自己的能力,以及華為的沉寂,被視作 “華為平替” 的榮耀,承接了不少華為失去的市場份額,開始重新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IDC 數據顯示,到 2022 年,榮耀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 18.1%,位居第二,出貨量同比上漲 34.4% 至約 5177 萬台,是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品牌。
然而,榮耀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去年下半年來,隨着華為 5G 手機迴歸,榮耀的市場份額難免受到衝擊。IDC 數據顯示,2023 年榮耀國內出貨量同比減少 10.3%,市場份額同比減少 1 個百分點至 17.1%,不過依然排在第二。
到今年二季度,榮耀出貨量同比減少 3.7%,市場份額下降至 14.5%,排名第四。
第三季度,榮耀銷量下滑的趨勢進一步加大,成為中國市場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出貨量同比降幅最大的品牌,同比減少 22.5%,以 14.6%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同期,vivo 以 18.6%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華為以 15.3%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出貨量同比增長 42%。
去海外市場卷,成為榮耀講出更動聽商業故事的必然選擇。
按照榮耀的發展藍圖,2022 年是它海外元年,2023 年是歐洲元年。趙明指出,榮耀要把歐洲打造成 “第二本土市場”,未來三到五年海外銷量要超過中國。
然而,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榮耀目前尚未進入前五,仍處於 Others 之列。
曾經,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上大放異彩。未來,榮耀能否抓住上市和 AI 這兩大機遇,實現在全球市場上的關鍵一躍,一切還充滿未知數。
但對於榮耀而言,這是一個沒有退路的選擇。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