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pretation of New Stocks in the US Market | Core Business Growth Slows Down, Can the Industrial Tailwind of Robotic Arms Save Liyifu?

因立夫在 2024 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滑 28.33%,儘管收入增長 39.67%。隨着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快速發展,因立夫加速赴美上市,計劃發行 200 萬股普通股,募資最多 1200 萬美元。其 IPO 估值在 5702 萬至 8553 萬美元之間。儘管業績增長顯著,但市場對其淨利潤下滑表示關注。
隨着以 Figure、Agility、智元、宇樹、樂聚等為代表的全球優秀機器人主機廠商開始陸續出貨,2024 年已被確立為人形機器人 “商業化元年”。據中信證券整理統計,2024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數量將達到 2000 台以上,預計 2025 年將達到 1-2 萬台。
基於此產業趨勢,機器人板塊在資本市場中獲追捧。據 wind 機器人指數顯示,該板塊自 9 月以來最大漲幅超 80%,其中誕生了埃夫特-U(688165.SH)、柯力傳感 (603662.SH) 等大牛股。
若仔細梳理不難發現,其實市場炒作的並非僅有人形機器人,由此延伸出的四足機械狗、工業機械臂等分支亦獲市場重點關注。在這樣的市場情緒之下,來自福建泉州的機械臂生產商因立夫加速了其赴美上市征程。
智通財經 APP 瞭解到,因立夫在 5 月 21 日首次向 SEC 遞交公開版的招股説明書後,已於 12 月 10 日第五次對招股書進行了更新,可見其動作的迅速。
據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因立夫申請以 “INLF” 為代碼在納斯達克上市,其將在此次 IPO 中發行 200 萬股普通股,每股發行價 4-6 美元,至多募集 1200 萬美元資金。若超額配授權未獲行使,因立夫發行 200 萬股普通股佔公司總股份的 14.03%,這就意味着因立夫的 IPO 估值為 5702 萬美元-8553 萬美元。
而從業績來看,因立夫 2022、2023 年的收入分別為 665.23 萬美元、1261.09 萬美元,增速高達 89.6%,期內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 53.76 萬美元、135.25 萬美元,增速高達 151.6%。進入 2024 年上半年,因立夫收入增長 39.67% 至 673.57 萬美元,但淨利潤卻下滑 28.33% 至 39 萬美元。
市場不禁好奇,因立夫為何 2024 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滑?其又能否藉助機器人板塊的熱度進行一波炒作?透過公司的招股説明書,或可找到答案。
受益於產業發展實現快速成長
機械臂 (也稱為 “笛卡爾機器人”) 是工業應用中最為常見的機器人類型之一,常用於注塑機和計算機數控機牀 (簡稱 “CNC 機牀”)。機械臂屬於工業機器人範疇,主要分為三大類:三軸機械臂、五軸機械臂以及多頭式機械臂。
機械臂產業的發展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早在 2016 年時,為貫徹落實《中國製造 2025》,引導我國機器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2016-2020 年)》,要求到 2020 年要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且我國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要達到 10 萬台。
在政策的支持以及製造業降本增效的需求之下,我國機械臂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現實,從 2017 至 2022 年,我國機械臂的銷量從約 3.57 萬台增加到 9.38 萬台,年複合增速為 21.3%;同期內我國機械臂銷售額從約 2.2 億美元增長到 4.9 億美元,年複合增速 17.6%。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0 至 2021 年間,由於公共衞生事件導致招工難,因此自動化生產於市場中加速滲透,特別是在製造業中,這進一步激發了市場對機械臂的需求,因此中國機械臂市場在這兩年中保持了高增長態勢,且這一趨勢仍將延續。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隨着政府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下游行業 (如汽車業、電子業和醫療業) 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機械臂的銷量預計將保持快速增長,到 2027 年將達到約 23.03 萬台,2022 年至 2027 年的複合增速為 19.7%;同時,國內機械臂的銷售額將在 2027 年達到約 10.61 億美元,2022 至 2027 年的複合增速約為 16.5%。
因立夫便是機械臂產業快速發展的受益者之一。據公開資料顯示,因立夫的國內運營實體為伊瓦特機器人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而伊瓦特成立於 2016 年 9 月 28 日,這就意味着因立夫事實上已在機械臂市場深耕超 8 年之久,其從事注塑機專用機械臂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在為機械臂提供安裝、保養服務的同時,也銷售機械臂配件和原材料。其中,機械臂的安裝及保養服務是因立夫的核心業務,2023 年該業務收入佔比高達 77.83%。
據招股書顯示,2022、2023 年以及 2024 年上半年,因立夫的產品分別銷往 101 家、117 家、96 家客户。隨着客户數量的增長,因立夫的業績也實現了持續性的快速增長,2023 的收入增長 89.6% 至 1261.09 萬美元,2024 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長增長 39.67% 至 673.57 萬美元。
而 2024 年上半年因立夫淨利潤下滑 28.33% 至 39 萬美元主要是因為期內毛利率從 31.27% 下降至 25.45%,再加上總營業費用大增 65.85%,費用增速高於收入增速,雙重壓力導致利潤釋放受阻,從而進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 。
核心業務失速預警風險?
事實上,因立夫雖然受益於機械臂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但其面臨的潛在經營挑戰並不在少數,而 2024 年上半年的增收不增利僅是其中一環而已。
通過招股説明書不難發現,因立夫的毛利率呈下滑趨勢。2022、2023 年,因立夫的毛利率分別為 34.48%、32.98%,至 2024 年上半年,因立夫毛利率毛利率為 25.45%,同比下滑近 6 個百分點。
詳細來看,2023 年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因為機械臂安裝及保養服務、原材料及邊角材料銷售兩大業務的毛利率均降低。進入 2024 年上半年,雖然機械臂安裝及保養服務的毛利率同比提升,但配件銷售、原材料及邊角料銷售的毛利率卻明顯下滑,特別是配件毛利率下滑幅度接近 50%。
若結合各業務收入端的表現便可發行其中貓膩。數據顯示,在 2024 年上半年中,因立夫的機械臂安裝及保養服務的收入增速僅 6.82%,較 2023 年全年 58.8% 的增速明顯 “降温”,但配件銷售、原材料及邊角料銷售的收入增速分別高達 146.4%、96.21%,呈現了爆發增長的態勢。
不難看出,在核心業務機械臂安裝及保養服務發展放緩之際,因立夫通過 “以價換量” 的方式實現了配件銷售、原材料及邊角料銷售兩大業務的爆發式成長,這雖然能讓公司整體營收增長不失速,但卻導致了期內毛利率明顯下滑,影響了公司盈利水平。
基於上述判斷,核心業務機械臂安裝及保養服務能否重回快速增長便顯得尤為重要,若該業務增長繼續失速甚至下滑,或會對因立夫整體的盈利水平造成進一步的影響。
而從產業層面來看,當前整個機械臂行業處於競爭持續加劇的階段。雖然機械臂市場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快速發展,但其實機械臂市場相當分散,市場參與者大約有數千個之多,這也意味着因立夫身處於着十分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中。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若按收入計算,2022 年我國機械臂市場的前 10 家制造商的市場份額為 28%。因立夫雖然是福建省最大的機械臂製造商之一,但在全國範圍內,其 2022 年的收入排名第 10 位,市場份額僅 1.4%。可見因立夫面臨着多大的競爭壓力。
此外,客户集中度大幅提升也是因立夫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據招股書顯示,在 2022 年中,因立夫沒有收入佔比超過 10% 的客户,至 2023 年時,其中一個客户佔因立夫總收入的比例飆升至 22.68%,至 2024 年上半年,因立夫來自兩個客户的收入佔比分別為 34.83%、12.05%,合計高達 46.88%。
顯然,2023 年因立夫業績的快速增長與其中一個客户的需求大幅增長有關,但至 2024 年上半年,因立夫客户集中度再度大幅飆升核心業務增長卻失速,這説明因立夫在開拓新客户方面或許已有一定難度。而在客户集中度大幅提升後,若大客户需求下滑或公司新客户開拓不及預期,因立夫的業務經營或將遭受明顯影響。
綜合來看,機械臂市場的快速發展仍充滿機會,但競爭的持續加劇同樣帶來了新挑戰,因立夫在經過 2023 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其 2024 年上半年核心業務增長已明顯失速且公司整體盈利水平承壓。若未來因立夫不能拿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那因立夫飛速發展的高光時刻或難以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