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ese "God Car" begins to fight back

華爾街見聞
2024.12.27 11:1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王小娟

雷克薩斯入華建廠的傳聞再至,這次大概率是衝着新能源而來。

近期,有消息顯示豐田汽車計劃在上海新建一家工廠,主要生產其豪華品牌雷克薩斯的電動車型。和此前合資不同,雷克薩斯要在中國建的是 100% 獨資的工廠。

據瞭解,豐田已確定了上海市內的工廠建設用地,預計該工廠將於 2027 年投入生產。其計劃中國本土零部件使用率達到 95% 以上,將來出產的新車不僅在國內銷售還將同步出口海外。

目前豐田中國與雷克薩斯對此雖均表示不予回應,但有知情人士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此次傳聞不虛,雙方談判已經進入尾聲,有少數細節尚待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 6 月,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時隔五年再度來華,在上海 “豐田 GR 嘉年華” 大秀漂移。彼時外界傳出他將推動雷克薩斯國產化,豐田也開始與相關部門洽談,並希望取得和特斯拉中國相似的待遇,從税收優惠到政策支持、獨資運營等。

要知道,這個堅持高質量、原裝進口的日系豪華汽車品牌自 1994 年進入中國市場後,旗下各款產品都供不應求,創造的銷售神話曾蓋過 BBA 的風頭,加價提車更是常態。

此後關於其入華建廠的 “緋聞” 不斷,但最終都不了了之。知情人士透露,雷克薩斯此前確實有國產化想法,但豐田高層始終認為時機和條件不成熟。

而此次豐田的態度轉變,預示着它準備開啓一場高端新能源車反擊戰。

根據豐田推行的 “電動汽車優先” 戰略,到 2026 年豐田預計將投入 10 款純電車,年銷量達到 150 萬輛,2030 年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 350 萬輛。其中,雷克薩斯將扮演 “排頭兵”,在今年東京車展上,雷克薩斯就強調將在 2026 年開啓電動化變革,並在 2035 年徹底成為純電動品牌。

放出豪言是因為豐田被特斯拉以及中國的新能源品牌 “逼急了”。

在燃油車時代,雷克薩斯一直是豐田在中國市場的利潤奶牛。但當智能化和電動化成為主流,BBA 們都被裹挾進內卷的價格戰後,曾經加價都買不到的雷克薩斯被祛魅了。

曾經獨有的雷克薩斯式服務,已被蔚來等新勢力超越,後者不僅成功復刻雷克薩斯的 “香檳塔”,其 NIO 屋和保姆式服務更圈到了一眾高淨值客户。

自 2021 年在華達到 22.7 萬輛的銷量高峰後,雷克薩斯便進入下滑通道,一直降至今年前 11 個月的 16.2 萬輛,而這還是 “以價換量” 的結果,它曾經維持了近 30 年的風光不再。

更要緊的是,此前雷克薩斯面對轉型一直舉棋不定,直到去年 2 月才發佈首款純電車型 RZ450e,但配置、性能和同級別車型相比卻並不出挑。

可以説,那個曾挑戰老牌豪車的高端日系品牌彷彿泯然眾人,即將被後浪拉下馬。想要挽回局面,加快變革步伐已是必然,中國的市場和逐漸完善的新能源供應鏈或許能為其翻盤提供支持。

行業人士分析指出,過去幾年,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已建立了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鏈,豐田可以借勢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雷克薩斯的國產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

無獨有偶,大眾、奧迪都已經利用中國研發力量開發合作車型,而豐田要想補課電動化,中國市場的確是最好的土壤。相關機構也指出,由於電動車的需求波動較大,且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消費市場,把生產基地放到中國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倘若雷克薩斯的中國工廠能順利落地,豐田的高端新能源反攻便有了支點。

但這也只是個開始。雖然國產有諸多優點,但雷克薩斯接下來要面對的關鍵,其實是如何在市場需求快速變化、新勢力瘋狂出招的環境中搶回消費者,並且避與本土品牌免陷入價格戰。

對豐田這樣的傳統汽車巨頭來説,想要順利轉身、促成雷克薩斯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生產並推出高端電動汽車,仍有很多關卡要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