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對歐洲發 “最後通牒”:買更多的美國石油、天然氣,不然就徵關税!

自特朗普上個月贏得大選以來,歐盟官員和成員國一直在為潛在的貿易攻勢做準備。實際上,美國已經是歐洲最大的 LNG 供應國,並且歐盟此前已公開表態將在未來今年購入更多美國能源,取代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
距離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僅剩一個月,其激進的關税計劃已經 “蓄勢待發”。
當地時間週五凌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發帖威脅稱,如果歐盟成員國不購買更多的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以彌補對其的貿易逆差,就會對歐盟徵收關税。
特朗普此前多次舉起 “關税威脅大棒”,放話要對從包括歐盟在內的盟友進口的所有產品加徵關税。
據央視新聞,特朗普上個月表態稱,上任後將對包括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所有產品徵收 25% 的關税。新華社引分析稱,特朗普如果對歐盟加徵 10% 的關税,估計可能造成歐盟每年出口額減少約 1500 億歐元。
而有分析稱,對於特朗普是否有意願或能力全面實施這些關税以及他強硬言辭是否只是談判的起點,目前尚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國和液化天然氣 (LNG) 出口國。公開數據顯示,2022 年,美國對歐盟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高達 1313 億美元;2023 年,美國成為歐盟商品的最大接收國,佔後者出口總額的 19.7%。
歐盟:已做好準備應對關税威脅
2017 年,在特朗普的上個任期內,他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對歐洲鋼鐵和鋁徵收關税,打了歐盟一個 “措手不及”。有了 “前車之鑑”,自特朗普上個月贏得大選以來,歐盟官員和成員國一直在為潛在的貿易攻勢做準備。
據報道,在特朗普此前連番的關税威脅下,包括歐盟和越南在內的 LNG 買家已就從美國購買更多燃料的計劃進行過相關討論。
實際上,美國已經是歐洲最大的 LNG 供應國,美國去年一半以上的 LNG 交付量運往歐洲大陸。並且早些時候,歐盟已經公開表態將在未來今年購入更多美國能源,取代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
11 月,歐盟委員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公開表示,用美國進口替代俄羅斯 LNG 會更便宜,並且歐盟將在特朗普 2025 年上任時就此事進行接觸和談判。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將能源貿易和關税政策 “混為一談” 的保護主義言論,顯然有些 “得寸進尺”。
意大利前總理 Enrico Letta 在今日接受公開採訪時表示,歐盟需要做好報復特朗普威脅的準備。
“我認為這是一種交易方式,我們必須對這種交易方式做出回應。(特朗普)將能源和商品關税、製造業等混為一談。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兩個話題完全不同。”
“如果特朗普提出的協議——在毫無聯繫的議題上達成如此不對稱的協議——我認為我們也必須這樣做。”
德國外交部長 Annalena Baerbock 在上月舉辦的七國集團峯會後也表示:
“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應對美國新政府上任後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的情況。”
“如果美國新政府在氣候或貿易領域奉行 ‘美國優先’ 政策,那麼我們的回應將是 ‘歐洲團結’。”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加大對美國的貿易進口並非完全不可取。
據媒體援引一名歐盟高級外交官的消息,他們對特朗普的威脅言論並不感到驚訝,能源的確是購買更多美國商品的 “不錯選擇”。
歐洲理事會主席 António Costa 也在週四舉辦的歐盟國家元首年終峯會後表示:
“信息很明確:歐盟致力於以務實態度與美國繼續合作,強化跨大西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