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 Stock vs. Microsoft Stock: Billionaire Philippe Laffont Is Buying One and Selling the Other

億萬富翁菲利普·拉豐的科圖管理公司已出售 180 萬股特斯拉股票,減少其持股比例 45%,同時將其微軟持股增加 1%。特斯拉的股票年初至今上漲了 77%,主要受到未來汽車發佈和人工智能軟件計劃的推動,但其當前估值被認為較高。微軟的股票年初至今上漲了 16%,受益於強勁的企業軟件和雲服務,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儘管兩隻股票都被視為高估,作者更傾向於在當前價格下選擇微軟作為更好的投資選擇
特斯拉(TSLA -0.90%) 的股價今年迄今已上漲 77%,遠超 標準普爾 500 指數(^GSPC -0.09%) 的 23% 回報。但 微軟(MSFT -0.08%) 的股價今年迄今僅上漲 16%,表現遠遜於基準指數。
億萬富翁菲利普·拉豐顯然更青睞於表現不佳的股票。他的對沖基金 Coatue Management 在 2024 年前三個季度出售了 180 萬股特斯拉股票,減少了 45% 的持股比例。同時,Coatue 購買了 40,925 股微軟股票,增持了 1%。微軟現在是第四大持股,而特斯拉排名第十六。
投資者應該瞭解這些 “七大奇蹟” 股票的情況。
特斯拉:Coatue Management 正在出售的股票
特斯拉的短期投資論點集中在其計劃在 2025 年上半年推出更實惠的電動車,以及預計的車輛交付加速。到 10 月為止,該公司今年迄今市場份額下降了約 3 個百分點,但一款售價低於 3 萬美元的車型,加上利率下降,可能會導致明年銷售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提升。
確實,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2025 年的車輛交付可能會增加 20% 到 30%。這將是 2024 年迄今 2% 下降的顯著改善。此外,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擴大至 19.8%,是自 2022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種勢頭可能會延續到明年,因為較低的利率支持更高的價格,而特斯拉繼續改善其製造技術。
特斯拉的長期投資論點集中在其向人工智能(AI)軟件和服務的轉型上。就像 蘋果 通過 App Store 下載和其他相關產品來實現 iPhone 的貨幣化,特斯拉計劃通過全自動駕駛(FSD)軟件來實現其電動車的貨幣化。該公司還計劃推出一項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這種演變將改變特斯拉的盈利能力。根據 美國銀行 的約翰·墨菲的説法,FSD 軟件將創造一個可能遠超車輛初始銷售價格的經常性收入流。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估計,自動駕駛技術最終可能將特斯拉的毛利率推高至 70%。
給 FSD 和自動駕駛打車服務設定時間表是困難的,因為該技術仍在開發中。特斯拉計劃在明年在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州發佈無監督版本的 FSD,並計劃在這些州(以及其他潛在州)推出打車服務。然而,這些業務的規模化需要時間,因此當前的估值看起來非常高。
具體來説,該股票目前的交易倍數為 185 倍調整後收益。對於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內調整後收益增長 29% 的公司來説,這一倍數很難令人信服。我認為特斯拉是一家處於良好位置的偉大公司,能夠徹底改變交通和移動行業。但我也認為該股票已經超前。潛在投資者應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機。
微軟:Coatue Management 正在購買的股票
微軟的投資論點集中在企業軟件和公共雲服務的強勁表現上,尤其是它使公司能夠實現人工智能的貨幣化。具體來説,微軟是軟件銷售的市場領導者,得益於辦公生產力和企業資源規劃的強勁表現。而微軟 Azure 是按基礎設施和平台服務支出計算的第二大公共雲。
微軟已在其 Microsoft 365 和 Dynamics 軟件平台中添加了生成性 AI 助手。該公司尚未討論收入數字,但早期的採用情況相對令人鼓舞。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在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近 70% 的財富 500 強公司使用 Microsoft 365 Copilot,客户的採用速度比其他任何新的 Microsoft 365 套件都要快。”
微軟在與 OpenAI 的關係中具有明顯優勢,OpenAI 是 ChatGPT 的創造者。Azure 是唯一允許企業使用 OpenAI 模型構建自定義生成性 AI 應用的公共雲。此外,AI 在第三季度為 Azure 的收入增長貢獻了約 12 個百分點。但根據 Synergy Research,微軟仍然在市場份額上環比下降了 3 個百分點。
目前,微軟的股票交易倍數為 36 倍收益,超過三年平均的 32 倍收益。當華爾街預計明年收益增長 9% 時,這一倍數很難令人信服。儘管如此,微軟在 AI 初創公司實現盈利後有權獲得 OpenAI 的一部分利潤,預計將在 2029 年實現盈利。這使得當前的估值倍數更具可接受性。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在未來幾個月內,特斯拉和微軟都會出現更好的買入機會。但如果讓我在當前價格中選擇兩隻股票,我會選擇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