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anadian dollar falls to a new low in over four years under the dual pressur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isks

週二,加元跌至四年新低,年內累跌超 7%。加元持續貶值的背後是加拿大經濟疲軟、特朗普威脅加徵關税、加拿大央行降息導致利率差距擴大,以及通脹低於目標。財政部長 Freeland 辭職也暴露了加拿大的政治危機,加劇了市場對加拿大經濟前景的擔憂。德銀分析師認為,政局不穩定可能導致特朗普繼續施壓。
美東時間週二,在經濟和政治風險的雙重夾擊下,加元兑美元延續近期跌勢,週二再跌 0.4%,擊穿 1 美元兑 1.43 加元,創 2020 年 3 月以來最低水平。今年以來加元已累跌超過 7%,有望創下自 2018 年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
由於經濟表現不佳,政府又一直拿不出應對特朗普關税威脅的方案,加元近來持續走弱。巴克萊外匯策略師 Skylar Montgomery Koning 表示, “我們認為加元繼續承壓”。
財長辭職引發政治動盪
加元貶值的背後,政治動盪是一個重要因素。特朗普還沒真正就任美國總統,加拿大政府先爆出 “內訌”,美東時間週一加拿大財政部長 Chrystia Freeland 突然宣佈辭職,令市場震驚。自 2020 年擔任財政部長以來,Freeland 一直負責引領內閣制定應對美國政策的戰略。
然而,Freeland 在辭職信中表達了對特魯多政府推動的短期支出政策的強烈反對,這些政策包括擴大預算赤字的減税措施等。她的辭職不僅揭示了政府內部的分歧,也加劇了市場對加拿大經濟前景的擔憂。政治的不穩定性令加元承壓,市場普遍認為,除非加拿大政局得到修復,否則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經濟挑戰。
此外,加元貶值還受多重因素影響。一是與美國相比,加拿大經濟表現相對疲軟。這種差距導致投資者更傾向於持有美元資產,從而推高美元對加元的匯率。
二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商品徵收 25% 的關税。德意志銀行策略師 Michael Puempel 週二在給客户的報告中指出,隨着加拿大政治動盪的加劇,這一威脅更有可能成為現實,特朗普很可能會繼續對加拿大施加壓力,特別是在貿易方面。加拿大可能會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提前舉行大選,並最終實施更加緊縮的財政政策。
法國興業銀行貨幣策略主管 Kit Juckes 表示:"加元正遭受千刀萬剮式的貶值。加拿大央行取消了利率支撐,關税不確定性壓力重重,政府還在努力保持統一。"
三是加拿大央行正在降息,市場預期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利率差距將進一步擴大。這使得加元相對於美元的吸引力下降。四是加拿大通脹率連續第二次低於央行目標,這為政策制定者的進一步降息提供了支持,但也使得加元面臨更多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