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al Bank "Super Week": Green light to the left, turn right!

華爾街見聞
2024.12.16 10:0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本週是美聯儲的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市場普遍預期降息 25 個基點,併為明年 1 月的 “暫停” 做準備。鮑威爾需傳達多重信息,但市場最大的問題是 “不確定”。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小,反映出投資者對短債的偏好,而長債因長期通脹擔憂而缺乏信心。整體來看,美國通脹問題顯得結構性,未來治理需財政配合,鮑威爾面臨 “被邊緣化” 的風險。

摘要

本週是美聯儲的議息周,也是今年的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市場在充分定價本週降息 25 個基點的同時,也開始為明年 1 月的 “暫停” 做準備。這也意味着本週的 FOMC,鮑威爾需要向市場表達的信息很多,但對於金融市場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 “多”,而是 “不確定”。在對 “再通脹” 已經充分定價的今天,降息後再度出現利率上行的風險,其實並不大。

近期,長端利率基本上收復了 11 月降息以來的降幅。從利率的反應來看,市場在 price in 兩件事情,第一是明年可能的 “暫停”,目前的市場預期是美聯儲會在明年 1 月暫停降息,但明年仍然會有大約 3 次左右的降息;第二是市場在 price in 美國經濟的 “軟着陸”,這體現為短端利率上行幅度較小,即期限利差開始出現一定的走擴。

從市場反饋看,投資者認為短端利率更為安全,因為美聯儲仍然會採取降息,本週降息 25 個基點後,短債的吸引力會進一步提高,這也成為在年底前較為舒適的避風港。從長債而言,市場卻沒有信心,出於對長期通脹的擔憂,投資者選擇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也給了長線資金進場的機會。

總體而言,美國的通脹問題更顯結構性,也流露出長期化的特徵,未來的通脹治理更需要財政端的配合,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聯儲的功能性,而候任財長貝森特在未來會更加重要。鮑威爾則面臨着 “被邊緣化” 的風險。

9 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降息 50 個基點,並幾乎宣稱對通脹取得了勝利,似乎有些 “此地無銀三百兩” 的感覺。如果美聯儲當時選擇常規的 25 個基點的降息,並保持一定的謹慎論調,相信也不會面臨如今的尷尬。鮑威爾不得不在本週選擇降息,又不得不表態未來的路很難走(bumpy ride),同時還要避免激怒特朗普,這幾乎是一場乘風破浪的生存遊戲。

正文

本週是美聯儲的議息周,也是今年的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市場在充分定價本週降息 25 個基點的同時,也開始為明年 1 月的 “暫停” 做準備。這也意味着本週的 FOMC,鮑威爾需要向市場表達的信息很多,但對於金融市場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 “多”,而是 “不確定”。在對 “再通脹” 已經充分定價的今天,降息後再度出現利率上行的風險,其實並不大。

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美債利率在 9 月和 11 月兩次議息會議後的反應,我們會發現,9 月降息 50 個基點後,美債利率出現了大幅反彈,這讓市場感嘆美聯儲降了一次假息,但 11 月份降息後,美債利率則出現了正常的下探,但在近期,長端利率基本上收復了 11 月降息以來的降幅。從利率的反應來看,市場在 price in 兩件事情,第一是明年可能的 “暫停”,目前的市場預期是美聯儲會在明年 1 月暫停降息,但明年仍然會有大約 3 次左右的降息;第二是市場在 price in 美國經濟的 “軟着陸”,這體現為短端利率上行幅度較小,即期限利差開始出現一定的走擴。由於特朗普當選後大概率會實施較為寬鬆的財政政策,因此市場對於經濟有一定的憧憬、並對通脹有一些擔憂,都是正常的反饋。

從市場的反饋來看,投資者認為短端利率更為安全,因為美聯儲仍然會採取降息,本週降息 25 個基點後,短債的吸引力會進一步提高,這也成為在年底前較為舒適的避風港。從長債而言,市場卻沒有信心,出於對長期通脹的擔憂,投資者選擇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事實上也給了真正的長線資金進場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而言,短債更加安全,長債更顯博弈,是短期內美債市場的特點。

市場當然會關注鮑威爾在本週的發言,同時會更加關心他與特朗普之間的關係。相信這會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新聞發佈會,鮑威爾會強調未來的通脹上行風險,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他與特朗普之間的關係。總體而言,美國的通脹問題更顯結構性,也流露出長期化的特徵,未來的通脹治理更需要財政端的配合,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聯儲的功能性,而候任財長貝森特在未來會更加重要。鮑威爾則面臨着 “被邊緣化” 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而言,9 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降息 50 個基點,並幾乎宣稱對通脹取得了勝利,似乎有些 “此地無銀三百兩” 的感覺。如果美聯儲當時選擇常規的 25 個基點的降息,並保持一定的謹慎論調,相信也不會面臨如今的尷尬。鮑威爾不得不在本週選擇降息,又不得不表態未來的路很難走(bumpy ride),同時還要避免激怒特朗普,這幾乎是一場乘風破浪的生存遊戲。

與此同時,日本央行在本週的議息,幾乎可以確定為按兵不動。面臨再度上行的通脹壓力,日本央行再度選擇 “打太極”,既告訴市場未來會加息,也想方設法避免迅速加息。這意味着本月的議息會議,大概率又會是一次 “雞同鴨講”,日元匯率也可能面臨一定的波動。但對於日本央行而言,日本經濟相對良好的基本面表現,意味着其在貨幣政策上的騰挪空間相對較大。此外,市場更加關注美聯儲和鮑威爾,其實也給了植田和男較大的運作空間。

歐洲方面的情況則較為凌亂。上週,歐洲央行已經率先公佈將關鍵存款利率、主要再融資和邊際貸款利率下調 25 個基點,為連續第三次降息。值得注意的是,歐央行在貨幣政策聲明中刪除了需要維持利率 “在必要的時間內保持充分限制性” 以確保通脹下行路徑的説法,改為 “將遵循依賴數據和逐次會議的方式來確定合適的貨幣政策立場”。從通脹的角度考慮,雖然歐元區通脹有所下降,但是仍處於相對高位,歐央行此番調整貨幣政策表態略顯冒進,但是考慮到德國經濟持續疲軟、法國政壇動盪以及特朗普 2.0 時代可能帶來的貿易衝擊,歐洲央行已經將今明兩年 GDP 增速預期,分別下調 0.1 個百分點和 0.2 個百分點至 0.7%、1.1%,從這個角度或許更容易理解歐洲央行態度的轉變,目前市場也預期歐洲央行在 2025 年中之間的議息會議中會連續降息。

總結一下,美國不該降息卻不得不降息,日本應該加息卻儘量不加息,歐洲可能不應該降息,卻像祥林嫂般不斷訴説自己的不幸。

本文作者:周浩 S0880123060019、孫英超,文章來源:國君海外宏觀研究,原文標題:《【國君國際宏觀】央行 “超級周”:打左燈,向右轉!》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