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eakfast | Bitcoin hits a new high! This week, central banks in the US, Japan, and several other countries will announce interest rate decisions

市場關注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決策。道指連跌七日,創四年最長連跌,納指因芯片股反彈。特斯拉因特朗普政府放鬆監管反彈,創歷史新高。中概股回落,離岸人民幣失守 7.29 元。中國 11 月新增社融 2.34 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企穩。財政部實施個人養老金税收優惠政策,預計中國 GDP 增長 5% 左右。
市場概述
市場聚焦本週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決策,上週五道指連跌七日,創四年最長連跌,美股僅納指漲。芯片股支持納指反彈,驚險連漲四周,財報 AI 收入前景向好,博通漲超 24%、市值首破萬億美元,力挺芯片指數反彈超 3%,邁威爾科技漲近 11%,但英偉達跌超 2%、全周跌 6%。傳特朗普政府放鬆監管利好,特斯拉反彈超 4%,全周第二日收創歷史新高。
中概指數回落,一度跌超 2%,房多多最深跌 15%。中概指數全周累計上漲。離岸人民幣一度失守 7.29 元。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超 7 個基點上測 4.40%。美元創一個月最佳單週表現,一週漲近 1%。日元跌向 154,全周跌超 2%。比特幣重上 10 萬美元,連漲七週。
黃金週五跌超 1%,兩連跌至一週新低,全周仍累計反彈。原油反彈,美油創五週新高、一週漲超 6%,歐洲天然氣本週跌超 10%、創今年內最大周跌。
亞洲時段,A 股三大指數、恒指均跌超 2%,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下破 1.8%,集運指數漲超 7%。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得益於對特朗普支持加密貨幣的樂觀情緒
亞洲時段週一早盤,這一最大數字資產一度上漲 1% 突破 10400 美元。
這就超過了 12 月 5 日達到的前高點 103,800 美元。比特幣完成了七週連漲,創 2021 年以來的最長連漲。
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 特朗普青睞對加密貨幣友好的監管層,支持國家儲備比特幣的想法,並計劃逆轉拜登政府對數字資產行業的打擊。

Meta 到亞馬遜再到 Altman,硅谷巨頭們忙着向特朗普 “獻金” 效忠
特朗普長期以來指責大型科技公司存在多種濫用行為,包括對保守派媒體的審查。在 11 月贏得選舉後,大型科技公司高管爭相向特朗普表示祝賀,這與他們在他第一任期時的更謹慎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美國或迎來一個全面去監管的時代,從加密貨幣到人工智能,再到能源、國防工業和健康技術等各個領域。然而,在反壟斷、移民等問題上,特朗普本人的立場可能會佔上風。
特朗普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是穩定幣 Tether 的鐵桿支持者。Tether 已經成為了國際犯罪分子首選的加密貨幣,用户包括販毒集團、黑客、間諜等,而特朗普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 Tether 密不可分——Tether Limited 擁有 1340 億美元的資產,主要是美國國債,大多數都由盧特尼克的公司託管。
特朗普顧問尋求放鬆銀行監管,甚至取消 FDIC。在過去,美國從未關閉過任何內閣級的主要機構,像 FDIC 這樣的機構更是如此。有分析指出,任何這樣的變革計劃都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職位削減。
美媒爆料:蘋果 CEO 庫克赴海湖莊園與特朗普會面,二人共進晚餐。繼 Altman、扎克伯格和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索斯之後,庫克成為最新一位與特朗普尋求接觸的科技巨頭高管。在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時,Altman、扎克伯格、貝索斯與特朗普的關係起伏不定,因此他們目前都在尋求改善自己在這位當選總統心中的地位。
納斯達克 100 指數成分股調整公佈
新增熱門股 Palantir 和 Microstrategy,還納入了 Axon,Illumina、超微電腦、莫德納這三家公司將被移出成分股。
韓國國會通過尹錫悦總統彈劾案
尹錫悦的總統職務立即停止。韓國憲法法院將在 180 天內完成彈劾案審判程序。如果憲法法院作出彈劾案不成立的裁決,尹錫悦將立即恢復總統職務;如果憲法法院認可彈劾案成立,尹錫悦將立即被罷免,預計韓國將在明年 4 月至 6 月間舉行大選。
尹錫悦即刻停職,“總統魔咒” 提前了。從尹錫悦宣佈戒嚴到被彈劾下台只用了 11 天時間。尹錫悦的戒嚴冒險,是韓國政壇自 2022 年總統選舉以來加劇極化和撕裂,經歷一系列政治檢控、朝野對立、絕食、遇刺事件後的終結表現。但是,朝野兩黨共同抵制戒嚴、通過彈劾,是否意味着韓國政壇的撕裂已經被化解?多數分析對此並不感到樂觀。
本週:今年最後一個 “央行超級周”,24 小時交易員要連軸轉了
本週三,美聯儲將召開今年最後一次會議並決定是否降息,接着是日本、北歐國家、英國……到下週五收盤時,全球至少 22 個央行將公佈其利率決策,這些國家和地區合計佔全球經濟的五分之二。
分析認為,儘管美聯儲下週三很可能會宣佈再次降息 25 基點,但 2025 年的到來,以及特朗普新政府即將實施的關税政策等,也可能會讓美聯儲官員對進一步降息的步伐保持謹慎。
於此同時,市場預計日本央行到 2025 年才會再次加息,英國央行也將在下週四按兵不動。至於北歐國家,貨幣政策的分歧依然明顯,瑞典央行幾乎肯定會進行第五次降息,而挪威央行則可能將降息推遲至明年。
美聯儲 12 月利率決議來了!幾乎 100% 降息?
週三(18 日),美聯儲將召開 FOMC 會議,週四將公佈利率決策、季度經濟預測。
12 月 4 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緘默期開始前最後一次發聲表示,考慮到美國經濟比 9 月份開始降息時表現得更為強勁,這使得政策制定者在進一步降息時可能會更加謹慎。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 FOMC 會議上宣佈降息,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目前顯示,美聯儲官員幾乎 100% 會選擇再次降息 25 個基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預期並非基於最新公佈的通脹,而是基於整體經濟形勢的走向。
媒體分析提醒,不要對美聯儲在本週降息後發出的前瞻性指引感到驚訝,美聯儲可能會謹慎地考慮後續降息步伐,他們或暗示將在年初暫停降息,並且減少 2025 年降息次數。
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認為,美聯儲 2025 年可能會走出 “深 V” 的利率政策,會先降息然後再加息。先降息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特朗普的迴歸可能會給鮑威爾(美聯儲主席)比較大的政治壓力,讓聯儲降息。
第二個原因是通脹走勢也支持先降息後加息,特朗普鼓勵國內石油鑽探、俄烏衝突與巴以衝突的緩和均有助於油價下降,拉低通脹。而關税推高通脹的影響,將在 2025 下半年體現出來,讓美聯儲面臨加息壓力。
中國 11 月經濟數據
週一(16 日),國家統計局將公佈 11 月全國房地產開發、社會消費品零售、70 城房價等經濟數據。
上月數據顯示,中國 1-10 月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 10.3%,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 15.8%。10 月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收窄或轉漲、同比降幅趨穩,一線二手房環比 13 個月首次轉漲,其中上海環比上漲 0.2%,北京環比上漲 1.0%。
廣發證券認為,9 月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推動房地產 “止跌回穩”,12 月 9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提穩住樓市,足見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地方房地產政策的調整有望繼續延續,2025 年依然有邊際上的空間。這裏並提股市也顯示政策對於資本市場實體融資、預期傳導等功能的重視。
“以舊換新” 政策帶動下,中國 10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 4.8%,連續第二個月反彈,增速創 1-2 月以來新高。
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中國銀河證券認為,擴大內需放在重點工作第一位,提振消費是重中之重。
自 7 月政治局會議提出 “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 表述以來,消費逐漸成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抓手,而在 2025 年我國宏觀經濟環境面臨更大不確定性之際,提振消費更加成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中之重。
日本央行 “按兵不動”?市場預計加息或推遲到明年
週四(19 日),日本央行公佈利率決議,隨後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佈會。
近期,隨着日元的反彈緩解了原材料進口的通脹壓力,使得許多日本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並不急於立刻採取行動,即使日本的借貸成本仍然接近零。
12 月 12 日,據路透社援引的知情人士報道,五位熟悉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稱,日本央行本週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因為決策者傾向於花更多時間審視海外風險和明年薪資前景的線索。
11 日,彭博社報道援引情人士報道,日本央行官員認為,在加息之前等待幾乎沒有成本,同時仍對本週加息持開放態度,這取決於數據和市場的發展。
有分析認為,日央行的現狀不適合加息:
“如果在 12 月而不是 1 月採取行動,可能會讓市場認為日本央行急於將利率上調至對經濟中性的水平。”
不過,拖得太久也有風險。美國銀行的策略師 Shusuke Yamada 警告説:
“如果日本央行將加息推遲到 3 月,套利交易主題很有可能會捲土重來,日元可能會再次貶值至 155 或略低於 11 月觸及的 157 水平。”
美聯儲通脹指標將公佈
週五,美國將公佈 11 月 PCE 物價指數,週二公佈 11 月零售數據、週四公佈三季度實際 GDP 年化季環比終值。
上月數據顯示,10 月 PCE 數據較 9 月反彈,達到 2.8%。服務價格上漲是 10 月通脹的主要推動力,上漲 0.4%。反映出投資組合管理費激增,這與美股上漲是同步調的。
雖然自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以來,美國通脹率已大幅下降,但對家庭來説,通脹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美國總統競選中佔有重要地位。儘管過去兩年通脹率有所放緩,但通脹的累積影響已嚴重打擊消費者,尤其是工資水平較低的消費者。
此外,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經濟議程將使未來的政策道路變得更為複雜。已經有公司表示,由於預期關税上調,已在考慮明年初提高價格。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數據顯示,特朗普關税政策以及其引發的報復性關税,從水果到汽車,一切價格都將上漲,將導致美國 CPI 漲幅上行 0.75 個百分點。
上月數據顯示,受汽車購買量激增的推動,美國 10 月零售銷售增長,其他類別的零售預示着在進入假日季時出現了一些增長勢頭。
美國三季度 GDP 保持穩健,主要得益於消費者支出的強勁表現。報告顯示,消費者支出在三季度增長了 3.5%,儘管略低於預期和初值的 3.7%,仍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