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kei, can it withstand the next interest rate hike?

日經 225 指數自 2013 年以來上漲四倍,主要由估值提升驅動,2023 年日股上漲 62%,EPS 貢獻為-4%,估值貢獻為 104%。日本企業的海外銷售和生產比率持續上升,支撐外部收入。電器、化工、機械等行業的海外收入佔比超過 40%,表現良好。自 2022 年起,估值逐步拉昇,受益於日本超寬鬆貨幣政策和對低 PB 企業的支持。
日股的驅動,正從盈利轉向估值
這兩年日本股市漲幅顯著,但本輪牛市起點事實上始於 2013 年。2013 年至今,日經 225 從 10000 點翻了四倍。
這一上漲是由什麼驅動的?
將股價拆分成盈利和估值兩部分後,
據國海證券測算,2023 年以來,日股上漲 62%,其中 EPS 貢獻度為-4%,估值貢獻度為 104%,估值抬升才是真正原因。
如果單看盈利,
2013-2020 年日股攤薄 EPS 盈利增速整體在好轉,但 2021-2024 年 EPS 增速並未顯著增長,而是上下波動為主。
事實上,一些行業的盈利貢獻主要來自在於海外收入。
長期來看,日本企業海外銷售率、海外生產比率、出口金額均在上升。海外銷售率從 2010 年的 34.7% 增長至 2023 年的 39.10%;海外生產比率從 2010 年的 33.3% 增長至 2023 年的 35.80%;出口金額從 2010 年的 67.4 萬億日元上升至 2023 年的 100.9 萬億日元。近兩年,美國經濟總體韌性,以及美日利差走擴帶動日元持續走貶,支撐了日企的外部收入。
具體到行業層面上,
過去多年日企海外擴張的節奏是電器、精密儀器、運輸設備等傳統優勢製造業先行,而化工、醫藥等原材料類、消費類行業在近 10 年後來居上。
截至 2022 年末,電器、化工、機械、運輸設備、醫藥、精密儀器、玻璃與陶瓷產品、橡膠產品等行業的海外業務收入佔比均超過 40%,這些行業在牛市中均有較好的表現。
如果單看估值,
除 2020 年估值大漲外,趨勢上看 2022 年以來估值在逐步拉昇。
拔估值主要緣於海外加息背景下日本超寬鬆貨幣政策仍在延續,以及政策層面對低 PB 企業提高股價的長期支持(日特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