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sing gains or hedging risks? The tug-of-war of global investors in the US stock market!

全球投資者在面對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和持續的通脹擔憂時感到焦慮,尤其是對美國股市的依賴。美國股市在 MSCI 全球指數中的權重已升至 67%,而十年前為 50%。儘管許多基金經理傾向於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但美國股市的強勁表現使他們面臨兩難選擇。預計到 2025 年底,標普 500 指數將上漲 7% 至 15%。
智通財經 APP 獲悉,許多大型投資者帶着緊張的情緒迎接 2025 年的到來。到目前為止,全球經濟已經避免了硬着陸,而美國股市則有望連續第二年上漲 20% 或更多。對基金經理們來説,當選總統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以及揮之不去的通脹擔憂讓他們有理由感到焦慮,但最大的風險可能在於他們對美國股市的依賴。
連續兩年全球領先的回報率進一步擴大了美國股市的影響力。美國目前在 MSCI 全球指數中的權重達到 67%,而 10 年前的這一數字約為 50%。該指數是一個廣泛的基準指數,追蹤發達市場和發展中市場的 2650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 80 萬億美元。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日本在該指數中的權重不到 5%。
這種趨勢還在自我強化。隨着美國股市跑贏其他股市,美國股票在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自然會上升,這實際上迫使被動跟蹤指數的投資者將更多資金投入美國股市。
然而,對許多大型投資者來説,來自美國股市的引力也讓他們陷入兩難境地。職業基金經理大多喜歡分散投資,將投資組合分散到不同的地區和資產類別,這可以降低突然的風險損失,也可以產生更可持續的長期回報。一家大型養老基金的負責人近期表示,“正積極避免在美國的敞口過大”。但他同時承認,這樣做很痛苦。
當前,幾乎沒有人預計美國股市的漲勢會很快放緩。多數大型投行的策略師預計,到 2025 年底,標普 500 指數將收於 6500 點至 7000 點之間,這意味着該指數將上漲 7% 至 15%。美國銀行分析師預計,在利率下降的推動下,2025 年美國企業盈利將增長 13%,高於今年的 10%。瑞銀分析師指出,當美聯儲在經濟衰退之外降息時——就像現在這樣,美國股市在接下來的 12 個月裏平均上漲 18%。
美國股市 “例外論” 的歷史理由也很充分。過去十年,標普 500 指數的複合年回報率為 13%,同期日本、歐洲和新興市場股市的複合年回報率分別只有 6.1%、5.3% 和 3.4%。這也不是近些年來才出現的現象。學者 Elroy Dimson、Paul Marsh 和 Mike Staunton 通過研究 1900 年以來的數據發現,以美元計算,美國股市的平均實際回報率為 6.6%,而國際股市的平均實際回報率為 4.5%。
因此,只有勇敢的投資者才會對抗這一趨勢,尤其是在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確立了早期領先優勢的情況下。而對於這類投資者來説,有幾個值得對美國股市持謹慎態度的理由。
首先是美國股市的集中度。美國最大的幾家公司如今佔據着不同尋常的主導地位。標普 500 指數中排名前十的成分股佔該指數總市值的 35%,這是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的最高比例。
這種高集中度也反映在全球基準指數上。例如,蘋果 (AAPL.US) 在 MSCI 全球指數中的權重為 4.5%,這幾乎等於所有日本股票在該指數中的權重總和。美股 “七巨頭”——蘋果、英偉達 (NVDA.US)、微軟 (MSFT.US)、亞馬遜 (AMZN.US)、Meta(META.US)、特斯拉 (TSLA.US) 和 Alphabet(GOOGL.US)——的總市值為 16 萬億美元,佔該指數總市值的五分之一以上。
其次,幾乎以任何標準衡量,美國股票都相當昂貴。例如,使用經濟學家 Robert Shiller 開發的經週期調整收益衡量標準,美國股票的市盈率幾乎高於上世紀 90 年代末互聯網熱潮之外的任何時期。與其他市場的股票相比,美國的股票也更昂貴。標普全球 (不含美國) 指數追蹤的國際大中型企業的市盈率約為 18 倍,而標普 500 指數的市盈率為 28 倍。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科技領域,美國大型銀行和工業企業的股價也高於其他國家的同行。
這些都是投資者相信美國股市的進一步回報可能有限的理由。德意志銀行策略師 Henry Allen 指出,標普 500 指數只有一次連續三年漲幅都超過 20%,那是在上世紀 90 年代末。高盛分析師則持悲觀態度,預計未來十年標普 500 指數的名義年化收益率將僅為 3%,勉強能跟上通脹的步伐。
一段時間的單調回報並不一定意味着美國股市出色表現的終結,美國的法律法規繼續為股票投資者提供有利的環境。特朗普也將良好的股市回報視為政治成功的一個衡量標準。然而,美國股市的規模和影響力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受到這個全球最大股市漲跌的影響。對投資者來説,2025 年最大的風險隱藏在顯而易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