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Serve Robotics Become the Next Nvidia?

Motley Fool
2024.11.24 09:3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Serve Robotics 是一家生產人工智能驅動的配送機器人的公司,由於其在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市場中的潛力,正與 Nvidia 進行比較。該公司成立於 2017 年,並從 Uber 分拆而來,於 2023 年通過反向合併上市。儘管在 2024 年僅產生了 60 萬美元的收入並面臨淨虧損,但該公司計劃大幅擴展其車隊。分析師預測,全球配送機器人市場預計將在 2024 年至 2034 年間以 32% 的年均增長率增長。雖然它顯示出潛力,但現在還為時已晚,無法確定它是否能實現類似 Nvidia 的成功

英偉達(NVDA -3.22%)的股票在過去五年中飆升了 2630%,使其市值達到約 3.5 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這一漲幅主要得益於其面向數據中心的人工智能 GPU 的強勁銷售。

從 2019 財年到 2024 財年(截至今年一月),英偉達的收入以 39% 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增長。但從 2024 財年到 2027 財年,分析師預計其收入將以更快的 53% 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因為人工智能市場持續擴張。

圖片來源:Serve Robotics。

這一長期趨勢使英偉達成為一個優秀的長期投資,但它可能難以複製過去幾年的鉅額收益。因此,如果你在尋找 “下一個英偉達”,你可能想看看這家芯片製造商正在投資的小型人工智能公司。

其中一家突出的公司是 Serve Robotics(SERV -1.54%),一家生產人工智能驅動的人行道配送機器人。讓我們看看這家市值 384 百萬美元的小公司是否能最終成為像英偉達那樣的萬億科技巨頭。

新興市場中的小玩家

Serve Robotics 成立於 2017 年,源於被 優步科技(UBER 2.69%)收購的食品配送服務 Postmates,並於 2020 年整合到 Uber Eats 中。優步隨後在 2021 年將 Serve Robotics 剝離為獨立公司,但它繼續使用其配送機器人在洛杉磯的特定區域完成訂單。其最新的第三代機器人在單次充電下可行駛 48 英里,最多可攜帶 15 加侖的貨物,最高時速為 11 英里/小時。它們還能夠抵禦極端温度和大雨。

Serve Robotics 於 2023 年與空白支票公司 Patricia Acquisition 進行了反向合併,為其在 4 月 18 日以每股 4 美元的價格在 納斯達克 上市鋪平了道路。但它在首日結束時僅為 3.11 美元,並在首個月末跌至 3 美元以下。

如今,Serve 的股票交易價格接近 9 美元。大部分漲幅發生在今年 7 月,此時英偉達透露已獲得該公司的 10% 股份。這一信心投票吸引了許多看漲者,儘管該公司仍幾乎沒有產生任何收入。

Serve Robotics 還能多大?

Serve 擁有 100 台機器人,但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它僅在洛杉磯地區為 Uber Eats 運營了 59 台活躍機器人。在 2024 年前九個月,它的收入僅為 160 萬美元,淨虧損為 2610 萬美元。

對於整個財年,分析師預計其收入將達到 190 萬美元,淨虧損為 3430 萬美元。以 3.84 億美元的企業價值來看,它的估值似乎超過了今年銷售額的 200 倍,顯得荒謬。但在 2025 年,Serve 計劃在洛杉磯和達拉斯 - 沃斯堡大都會區部署多達 2000 台機器人為 Uber Eats 服務。

假設它實現了這一雄心勃勃的擴張,分析師預計其收入將在 2025 年躍升至 1330 萬美元,2026 年達到 5950 萬美元。因此,我們可以認為,Serve 在 2026 年銷售額約為 6.5 倍的情況下並不算過於昂貴。

如果 Serve 成功擴大其為 Uber Eats 提供的自主配送機器人車隊,它可能會吸引更多其他配送公司關注。這些新客户將減少其對優步的依賴,並推動其長期增長。

根據 Precedence Research,全球配送機器人市場預計將在 2024 年至 2034 年間以 32% 的年複合增長率擴張。這一增長可能受到勞動力短缺、電子商務銷售增長以及更高效的自主機器人發展的推動。這些小型機器人也可以被視為人類司機在最後一公里配送中的更安全、更便宜和更可靠的替代方案。因此,如果公司能夠突破其細分市場,可能會帶來巨大的長期收益。

但 Serve Robotics 能成為下一個英偉達嗎?

Serve 可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但現在還為時已早,無法判斷它是否能夠提升生產、吸引更多客户,並通過其他類型的自主機器人實現業務多樣化。因此,雖然我們現在不能認真稱其為 “下一個英偉達”,但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英偉達會投資這家初創的人工智能公司。希望在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市場中尋找高風險、高回報機會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跟隨英偉達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