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noise!" Wall Street remains confident in NVIDIA

華爾街對英偉達的信心依然強勁,儘管部分投資者期望更高。公司第三財季業績顯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數據中心收入創紀錄達 308 億美元。分析師斯泰西·拉斯岡將目標價從 155 美元上調至 175 美元,認為未來數據中心市場前景樂觀。儘管存在一些擔憂,英偉達的整體表現仍被看好。
智通財經 APP 獲悉,雖然一些投資者可能對英偉達 (NVDA.US) 有更多的期望,但華爾街絕大多數人對這家公司仍非常滿意,此前該公司公佈了第三財季業績和指引,突顯了其在人工智能支出熱潮中的主導地位。
週四盤前交易中,該股微漲 1.34%。其他半導體公司,如 AMD (AMD.US)、ARM (ARM.US)、阿斯麥 (ASML.US)、台積電 (TSM.US) 和英特爾 (INTC.US) 出現了輕微下跌。
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斯泰西·拉斯岡 (Stacy Rasgon) 在給客户的報告中寫道,“英偉達第三季度的業績非常穩定……由於對 Hopper 產品的需求持續強勁,他們的數據中心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 308 億美元 (華爾街為 291 億美元),H200 的銷售額增長到了百億級。”
Rasgon 在業績公佈後將目標價從 155 美元上調至 175 美元,他表示,儘管看空者可能會指出 “低於一般預期”、網絡連接率下降以及明年毛利率下滑,但考慮到供應緊張和可能保守,這仍是 “可觀的”。
“對於 Blackwell 產品的需求非常高,並且這種需求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超過供應,隨着數據中心業務的強勁增長,未來一年的數據中心市場前景非常樂觀,這對英偉達來説是一個很大的利好因素,” Rasgon 繼續説道,他對英偉達的評級為 ‘跑贏大盤’。
“雖然黃仁勳會繼續按照自己的方式領導公司,但他聽起來並不擔心對計算能力的需求會很快減少,而且公司正在完成的事情的複雜性繼續大大拓寬了他們的護城河,而不是競爭對手的。總的來説,英偉達的故事看起來仍完好無損。”
分析師邁克爾•德爾蒙特表示,這一結果 “令人難以置信”,並指出微軟 (MSFT.US)、亞馬遜 (AMZN.US)、特斯拉 (TSLA.US) 和谷歌 (GOOGL.US) 等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的投資總額達數千億美元。
他在電子郵件中表示:“我不認為這些 GPU 的需求會很快放緩,無論是 H100/H200 還是 B100。”
業績
展望 2025 財年第四季度,英偉達預計營收將達到 375 億美元,上下浮動 2%。分析師此前預計營收為 371 億美元。然而,一些買方估計下一季度營收將高達 410 億美元。
該公司還表示,預計在 2026 財年的幾個季度,Blackwell 的需求將超過供應。在即將到來的 2025 財年第四季度,將繼續出貨 Hopper 和 Blackwell,儘管預計兩者都存在 “一定的供應限制”。
英偉達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補充稱,該公司 Blackwell 的營收有望超預期,產品線的利潤率在提升後應能達到 75% 左右。
更多稱讚
Piper Sandler 分析師哈什·庫馬爾 (Harsh Kumar) 説,考慮到英偉達正在經歷產品轉型,該公司的預期可能比較保守。
“我們懷疑,英偉達的可見度將延續到 2025 年的絕大部分時間,” 庫馬爾寫道。他重申了自己的增持評級和 175 美元的目標價。“我們仍然認為,從 4 月份開始,超預期節奏將遠遠高於英偉達迄今或多或少維持的 20 億美元節奏。”
美國銀行分析師維韋克·艾莉亞 (Vivek Arya) 表示,由於 “缺乏活力”,英偉達的股價短期內可能會 “震盪”,但在將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傳統基礎設施轉移到加速系統方面,英偉達仍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它也是增長最快的大型股,擁有 “穩定” 的自由現金流,應該 “為現金回報和無機投資提供足夠的火力”。他重申了買入評級和 190 美元的目標價。
花旗分析師馬利克 (Atif Malik) 重申了他的買入評級和 175 美元的目標價,並開啓了 90 天上行催化劑觀察,這是基於黃仁勳將在 1 月的消費電子展上發表主題演講。
馬利克寫道,“我們預計管理層將在 1 月 (Jan-Q) 提高 Blackwell 產品的銷售預期;在 4 月 (Apr-Q) 會看到毛利率的低點;並預計公司會討論在倉庫、製造業和仿人機器人領域的 AI 機器人推理引導的拐點。”
Kumquat Research 分析師傑里米則較為温和,他表示,由於超大規模計算機的需求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跡象,因此業績表現強勁。他在電子郵件中表示:“在這個人工智能驅動的市場上,英偉達仍然是一隻值得持有的股票,但其無敵的光環可能正在顯現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