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Asset Management 2.0" is centered around ETFs, then "Asset Management 3.0" will be: "tokenization"?

華爾街見聞
2024.11.15 11:2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資管 “代幣化” 意味着所有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等資產都將轉化為代幣,機構通過自動化的後台流程在統一的數字賬本上進行跟蹤管理,該平台可以全天候運行,所有交易都能實時完成。目前,包括貝萊德、駿利亨德森等知名對沖基金已經開始嘗試 “代幣化” 舉措。

憑藉其透明度和靈活性,ETF 被普遍認為是資管行業的 “2.0 版本”,如今,兼容去中心化平台的代幣有望推動資管進入 “3.0” 時代。

近日刊載在 Sherwood News 的一篇專欄文章表示,未來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將融合在一起,根據分析師的預測,這將解鎖一個數萬億美元的代幣化證券市場。

具體而言,傳統金融 “代幣化” 的行業前景將如何?

文章表示,這意味着所有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等資產都將轉化為代幣(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代表價值或所有權的數字資產),這些代幣可以在統一的數字賬本上進行跟蹤,並通過自動化的後台流程進行管理,該平台可以全天候運行,所有交易都能實時完成。

已推出十餘個代幣化投資基金的金融創新公司智慧樹(WisdomTree)的數字資產主管 Will Peck 表示,代幣化使任何人 “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準確地拿到資金並確認交易”

“想一想,如果投資與支付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子?或者你會覺得 ‘更無縫地轉移資產和價值’ 的主意不錯。”

從智慧樹的證券交易 “代幣化” 的流程來看,用户的准入門檻和操作難度幾乎為零:註冊了智慧樹的應用程序後,用户可以可以直接通過借記卡進行代幣化基金交易。

資管 “代幣化” 前景:好壞參半?

實際上,目前,包括貝萊德、駿利亨德森等知名對沖基金已經開始嘗試 “代幣化”,通過與加密貨幣平台合作推出美債基金代幣產品,不過就整個行業而言,還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目前看來,資管 “代幣化” 的前景好壞參半。

代幣化平台 Centrifuge 的聯合創始人 Lucas Vogelsang 表示,資產 “代幣化” 有望推使金融產品面向更多普通投資者,有助於促進金融體系的公平:

“想想 IPO、私募信貸、對沖基金……也許這會讓金融體系更公平一些。”

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 Klaas Knot 也表示,資產 “代幣化” 將會提高交易效率併為投資者提供進入新市場的機會,但他同時也警告稱 “它也會放大傳統金融中的許多相同脆弱性”。

一項來自德勤的相關研究表明,“代幣化” 可能帶來可訪問性更強、速度更快的結算、更高的透明度和更低的運營成本。但它同時也可能導致金融危機更快發生、金融欺詐更快傳導以及貨幣政策決策的機會窗口更小。

就當前來看,資管 “代幣化” 的一個具體困境是:代幣每週 7 天 24 小時全天候交易,但其標的資產與傳統金融業務掛鈎,投資者仍需要至少等到 T+1 才能完成交易。

此外,一些加密貨幣領域的人士也對代幣化持懷疑態度。

Crucible 投資公司創始人 Meltem Demirors 認為,將不良資產 “代幣化” 並不能使其變得更好——舉例來説,“代幣化” 地產並沒有使其更具流動性或吸引力。

Demirors 還認為,“代幣化” 從本質上來説對加密行業並沒有實質性的創新意義:

“將 500 億美元的比特幣從流通市場中剝離出來並交給一家金融機構,而這家金融機構會收取 20 至 250 個基點的手續費來為你持有比特幣,這不是加密貨幣創新,這是資管創新。”

智慧樹的 Peck 同樣認為,金融公司並非想要通過代幣化來宣揚加密貨幣,而是尋求一種資產管理新方式、新渠道:

“我仍相信代幣化將是資產管理的未來,我只是認為,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與我們最初的想法相比可能會有所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