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test CPI has not stirred up waves? The market's "number one concern" may have changed

金十數據資訊
2024.11.14 08:3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最新公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未能引起市場波動,但投資者對通脹的長期前景表示擔憂。凱投宏觀的 Diana Iovanel 指出,儘管當前通脹不被視為主要問題,但未來的通脹已成為關注焦點。Truist 的 Keith Lerner 表示,市場在消化特朗普政府可能的經濟政策影響,尤其是關税對通脹的潛在影響。貝萊德的 Rick Rieder 強調,當前經濟增長和政策變化可能導致通脹預期的變化。

儘管週三公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與華爾街預期一致,但投資者正在加劇對通脹的關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 CPI 數據上,同時投資者也在考慮特朗普第二任期內潛在的財政政策對通脹的影響。

凱投宏觀資深市場經濟學家 Diana Iovanel 週三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投資者對今天美國通脹消息置之不理,但他們似乎越來越擔心其長期前景。” 她表示,“目前的通脹似乎對投資者來説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自上週美國大選以來,未來的通脹已成為首要考慮因素。”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 聯席首席投資官兼首席市場策略師 Keith Lerner 週三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當美股在週三早盤交易中下跌時,“拋售壓力很小”,因為 CPI 報告 “並沒有改變遊戲規則”。“這並不令人意外。”

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自 11 月 5 日大選日以來,道指週三收盤上漲 4.1%,標普 500 指數上漲 3.5%,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4.3%。

Lerner 表示,股市正在消化特朗普政府預期政策將有利於經濟增長的預期所帶來的大幅上漲。目前,“市場似乎更關注所有積極因素,並等待了解一些潛在的負面因素。”

例如,更高的關税可能會加劇通脹,投資者將密切關注特朗普政府可能實施的關税水平。Lerner 預計,市場將在 “明年以更重要的方式開始處理與政策相關的疑問”。

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兼全球配置投資團隊負責人 Rick Rieder 在電子郵件中表示,“我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時間節點,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通脹的可能結果範圍包括近期強勁的經濟增長、新當選的政治官員,以及由此帶來的更高關税和更高增長率的可能性”,這導致週三的 CPI 報告 “備受關注”。

他表示,“CPI 報告引發了極大的預期,並在公佈後引發了反思”,投資者可能試圖解讀美聯儲將如何應對最新的通脹數據。Rieder 指出,“但事實是,美聯儲考慮了大量通脹數據,其中更重視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數據。”

與此同時,美國通脹率已從 2022 年的峯值明顯下降,但仍高於美聯儲 2% 的目標。

Rieder 表示,CPI 數據表明 “核心 PCE 指數也將出現月度增長,顯示出通脹率遠低於我們過去幾年習慣的水平,但通脹軌跡可能也已消除大部分商品經濟和部分服務業的潛在通脹改善。”

他預計美聯儲可能在 12 月的政策會議上再次下調基準利率,“然後解讀從現在開始的通脹軌跡。”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的最新數據,在 CPI 報告公佈後,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交易員預計美聯儲下月有 82.5% 的可能性將下調其基準利率(目前目標區間為 4.5% 至 4.75%),幅度為 25 個基點。

Lerner 表示,美國股市可能會繼續上漲至年底,因為從短期來看,其受到經濟韌性、企業盈利增長、美聯儲 “寬鬆模式” 以及最近油價下跌的支持。

“通脹上行”

Iovanel 在報告中表示,特朗普擬定議程的 “通脹性質” 可能導致近期 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

Lerner 表示,下一任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以及關於美國赤字規模的問題,將 “反映在 10 年期美國國債更大範圍的波動中。我認為,隨着你看到更大範圍的日常波動,這幾乎是必然的。”

追蹤提供美國投資級債券市場廣泛敞口的指數的熱門 ETF 最近受到近期收益率上升的壓力。

例如,根據 FactSet 的數據,iShares 核心美國總收益債券 ETF(AGG)和 Vanguard 總債券市場 ETF(BND)在過去三個月都出現下跌,今年迄今的總回報率因此降至 1.5%。

在主動管理型基金中,由 Rieder 領導的 iShares 靈活收益主動型 ETF(BINC)在過去三個月以總回報率計價上漲,今年迄今的總回報率為 5.2%。該基金在全球固定收益領域進行投資。

Rieder 表示,“可以推測,隨着一組新的財政政策目標和理念的出現,市場已將通脹上行視為一個更高概率的事件。很難反駁這種市場看法,但我們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更多地瞭解即將出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