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Hyper | NVIDIA and SoftBank join forces to achieve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有了 AI-RAN,電信基站能變成現金流虹吸器。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即使是軟銀孫正義,也有犯錯的時候,而且還不止一次。
11 月 13 日,英偉達創始人 CEO 黃仁勳,在英偉達日本峯會(AI Summit Japan 2024)上,當眾 “打臉” 軟銀創始人、董事長 CEO 孫正義:“Masa 先生,您能想象,要是您成為了英偉達最大的股東會怎樣?”
孫正義的反應讓現場笑聲一片:他抱住黃仁勳,假裝痛哭。黃仁勳插話,“我們可以一起哭。” 孫正義承認自己曾經先後三次對英偉達發起投資提議,但最後都沒成。
今年 6 月,孫正義説他很後悔當年賣掉英偉達股票。
2019 年,孫正義清空了軟銀持有的英偉達股票。這個決定,讓他在未來悔青了腸子,因為孫正義損失了至少 1500 億美元。
截至 11 月 13 日美股收盤,英偉達市值為 3.59 萬億美元,取代蘋果(3.4 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現在,孫正義説,他準備重新選擇和黃仁勳一起按下日本技術發展的 “重啓鍵”:雙方宣佈,英偉達將為包括軟銀在日本最大的 AI 工廠等提供 AI 基礎設施。
“我們要一起創造不可思議的價值了。英偉達和軟銀將合作,在日本做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孫正義説,“面對這場 AI 新革命的追趕時刻,我們不能錯過。”
軟銀和英偉達在 11 月 13 日由英偉達宣佈了一項合作的重大成果:軟銀使用英偉達 AI Aerial 加速計算平台,成功試行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和 5G 電信網絡的結合,這是通信計算領域的突破,為電信運營商打開了潛在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收入流。
看着很拗口,很費解是吧?
這是一種能同時運行 AI 和 5G 工作負載的新型電信網絡,被稱為人工智能無線接入網絡( AI-RAN)。這種新型基礎設施得到電信行業的生態系統支持,因為它使運營商能將基站從成本中心轉變為 AI 創收資產。
這就很有吸引力。
這個 AI 創收平台,能讓電信運營商每在 AI-RAN 基礎設施中投資 1 美元,就能實現約 5 美元的 AI 推理收入(軟銀在日本神奈川縣做了户外試驗後和英偉達做的聯合預估)。
軟銀試驗表明,AI-RAN 解決方案能實現運營商級 5G 性能,還能利用網絡過剩容量同時運行 AI 推理工作負載。
軟銀對運營支出和資本支出成本做了綜合評估後得出一個預估結論:在其基礎設施中添加的每台 AI-RAN 服務器,能獲得高達 219% 的回報。
黃仁勳説,“AI Aerial 加速計算平台可以為自動駕駛、遠程機器人控制等未來技術應用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持,且更有效地降低電力消耗。”
這都是錢。
比如,通過在同一 GPU 內根據需求動態分配 5G 和 AI 工作負載,AI Aerial 平台能提升 2-3 倍的產能利用率,改善能效和空間利用率,還能隨之減少孤立基礎設施的運營成本。
英偉達官方新聞稿宣稱,軟銀將接收全球首個正式版 DGX B200 系統。這套系統將成為軟銀新一代英偉達 DGX SuperPOD 方案超級計算機的基礎。
這台超算機還將採用 Quantum-2 InfiniBand 網絡,完工後將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最強大的 AI 超算機,這在未來,將承載軟銀自身的生成式 AI 開發和 AI 相關業務,並向日本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開放。
軟銀的下代超級計算機也將採用英偉達方案,這台超算將面向 “極其計算密集型” 的工作負載,初步規劃中將基於英偉達的 Grace Blackwell 平台設計,採用 GB200 NVL72 機架系統。
孫正義説,軟銀的目標是使用英偉達 AI Enterprise 軟件創建一個能滿足本地安全 AI 計算需求的 AI 市場。為了實現軟銀的目標,孫正義對黃仁勳説,軟銀準備購買大量 AI 設備以構建更完善的基礎設施。
今年 5 月,軟銀宣佈每年 90 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資計劃。
但孫正義顯然認為 AI 是一項有別於傳統 IT 行業的全新技術,能催生全新的商業模式。
因此孫正義認為 AI 技術不但真正能與人類智能媲美,甚至 AI 將比人腦聰明 1 萬倍。要達到這個水平,孫正義説,“企業將擁有超過 2 億個 GPU 芯片,投入的總資本支出也將高達 9 萬億美元。考慮到潛在的超級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巨大利潤,這可能是一筆劃算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