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lory of the iPhone is hard to replicate; where will Apple's next growth point be?

智通財經
2024.11.11 06:0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蘋果面臨尋找下一個增長點的挑戰,觀察人士關注其能否推出與 iPhone 同等收入潛力的新產品。iPhone 每年為蘋果帶來超過 2000 億美元收入,佔總收入一半以上。儘管蘋果嘗試通過新產品類別增強 iPhone 影響力,但進展不順。知名科技記者 Mark Gurman 認為,未來可能再無與 iPhone 相媲美的產品,蘋果需積極尋找多個新設備類別以實現增長。

多年來,蘋果 (AAPL.US) 的觀察人士、客户和投資者一直關注着同一個問題:該公司的下一款重磅產品是什麼?

他們一直在等待蘋果推出與 iPhone 一樣有收入潛力的產品——一款可以成為蘋果新的增長引擎的產品。

知名科技記者 Mark Gurman 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全球有超過 10 億部 iPhone 在使用,且這款設備是蘋果產品生態系統的核心。

智通財經 APP 瞭解到,iPhone 每年為蘋果公司帶來超過 2000 億美元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時還幫助推動了另外 1000 億美元的服務收入和更多配件銷售收入。該公司的應用商店、Apple Watch、音樂服務、TV+ 流媒體平台和 AirPods 都因近 20 年前首次上市的智能手機而廣受歡迎。

過去 15 年來,蘋果一直試圖通過推出新的產品類別來增強 iPhone 的影響力。iPad 每年帶來的收入超過 250 億美元,而包括可穿戴設備和家庭產品在內的部門每年收入約為 400 億美元。

但蘋果進軍全新領域的過程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今年早些時候,一項長達十年的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被取消。而該公司的首款混合現實頭戴式設備 Vision Pro 起步緩慢。而與此同時,iPhone 卻一直在穩步發展。

是時候面對現實了。Gurman 表示,可能再也不會有另一款蘋果產品能與 iPhone 相媲美。當然,蘋果仍然需要尋找新的增長來源。iPhone 不會消失,但它也無法像以前那樣推動銷售增長。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呢?為了實現增長,蘋果不能坐等一個巨大的新機遇——它需要幾個與 iPad、Mac 或 Apple Watch 同等水平的新設備類別。

Vision Pro

Gurman 表示,更廣泛的視覺可穿戴產品系列 (包括智能眼鏡、增強現實眼鏡和連接 iPhone 的頭戴式顯示器) 可能會成為一項價值 250 億美元的業務。

據報道,Gurman 暗示,蘋果的第二代 Vision Pro 有望於 2025 年秋季至 2026 年春季期間上市。這一時間基本符合先前的市場預測。

據悉,第二代 Vision Pro 將從首代使用的 M2 芯片升級至即將推出的 M5 芯片,從而帶來巨大的性能提升。外觀方面,Gurman 表示,蘋果 Vision Pro 2 極有可能與當前一代的蘋果 Vision Pro 外觀大致相同。

另外,Gurman 強調,Vision Pro 的首款殺手級應用已經問世。蘋果將 Vision Pro 作為一款獨立設備進行銷售 (配備強大的芯片,價格為 3500 美元),但其最佳功能之一是可以用作 Mac 外接顯示器。

蘋果近期推出了新的 Mac 擴展屏功能的測試版,包括寬屏和超寬屏顯示。在 Gurman 看來,這些功能代表了 Vision Pro 的第一款真正的殺手級應用。Gurman 預計蘋果將在 12 月初發布 visionOS 2.2,屆時所有 Vision Pro 用户都可以使用寬屏和超寬屏功能。

其他產品也值得期待

2016 年首次推出的 AirPods 提供了另一個機會。目前,AirPods 每年帶來的收入估計在 100 億至 150 億美元之間,但整合健康功能和其他技術的版本可能會使其成為更大的產品類別。

另一個有前景的領域是智能家居,蘋果最終可能在這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該公司計劃推出兩款新設備:一款是智能顯示器 (預計在 2025 年上半年推出),另一款是帶有機械臂的高端家庭中心 (計劃在幾年後推出)。隨着新的 HomePods 和電視機頂盒的加入,蘋果可能成為家居市場的一股強大力量。

另外,蘋果有專門的團隊在研究移動機器人,該公司還在考慮如何將其健康功能轉變為定期訂閲,並評估了進軍家用能源產品的計劃。

近期,蘋果將專注於逐步改進現有產品,包括 Mac 將配備更快的芯片和觸摸屏;iPad 將擁有更多功能,配備更大的顯示屏和可摺疊機型;Apple Watch 將配備血壓和血糖監測功能等;為 iPhone 添加人工智能功能等。

Gurman 總結道,這些改進將使蘋果的業務在未來幾年保持穩定。但如果蘋果想要真正成功,它需要將更多的創新轉化為實用的新產品。這些產品不需要成為現象級產品。